ECFA断否?陈明德:没风声但有几种可能
陈明德。(中评社 方敬为摄)
陈明德身兼近30个公私部门顾问、讲师职务。(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9月2日电(记者 方敬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于9月12日届满10年,各界关注协议是否延续。台湾“经济部”贸易调查团前团长陈明德向中评社表示,ECFA除非有一方提出终止,否则没有中断的问题,就他目前在两岸商务往来的情况,陆方没有终止的迹象。他研判,ECFA名义上不会断,但两岸关系恶化,ECFA管道可能会出现技术性阻碍。
陈明德,长泓能源公司董事长,为台湾产业界大老级人物,身兼近30个公部门顾问职务,在马政府时其担任贸易调查委员会顾问兼中区团长,协助推动ECFA,并曾参与中科园区开发,担任招商委员会执行长,让中科顺利完成招商任务,后续也完成台中市精密机械科技园区、嘉义大埔美创新智慧园区招商工作,产业界资历丰富。
针对ECFA终止的可能性,陈明德表示,以他目前在两岸的经商情况来看,陆方没有终止协议的迹象,若大陆官方打算喊停ECFA,台商会有明显的感受,至少也会有风声传出。但截至目前为止,ECFA经贸管道仍有正常维持,就实务面和他个人的经验判断,陆方不会片面解除ECFA。
陈明德指出,只要台陆双方都没有提出终止协议,ECFA就没有所谓10年期满自动失效的问题,只有检讨协议内容的问题,依照标准程序,陆方若有意终止协议,早应向台湾官方提出要求,可是大陆官方迄今都无相关动作,研判ECFA架构持续进行的可能性较高。
尤其就现况而言,ECFA的存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有维持两岸关系的效果,陈明德说,甚至可视为两岸疏离之下,目前唯一仍可以联系的正常管道,在经济面上,也有助两岸经贸互动发展。他认为,大陆即便不满蔡政府,也不会轻易拿百姓开刀,不会贸然中断协议。
不过,不可讳言,两岸关系恶化,ECFA将成为大陆施压蔡政府的一大筹码,陈明德表示,这对台商而言是必须注意的危机,尤其大陆商务部发言人高峰的一席话已有所暗示,指民进党阻挠破坏两岸交流合作,警告意味浓厚。所以,假如陆方之后打算以ECFA与蔡政府展开政治攻防,即便协议仍然存在,但实际运作上,恐怕会出现许多技术性阻碍。
陈明德透露,技术性阻碍现在已经有了,大陆海关除了要求台湾输陆的货品,一律标示“Made In China”外,许多审核机制也加严、行政流程增加,增加许多额外成本,一般五金、零件、机械等货品还可以等,但假如是农产品遭长时间卡关,保存不易,损失就更加惨重,因此现在台商、贸易商都必须与报关行打好关系,以减少技术性阻碍所造成的损失。
陈明德认为,既然陆方目前已祭出阻碍,不排除在9月12日之后,会有更进一步手段,也就是ECFA协议虽然不断,但大陆或许会视蔡政府的态度,决定是否在ECFA议题上加强对蔡政府的经济压力,尤其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一年高达800亿美元,经济牌会是大陆施压的利器,届时台商必须要有所风险意识。
最坏的剧本是,陈明德说,大陆以最低程度的方式履行ECFA,让ECFA协议若有似无,呈现被冻结的状态,毕竟ECFA是大陆对台让利,话语权基本上是掌握在陆方,假如走到那一步,对早收清单在列的台商而言,伤害很大。
陈明德指出,台湾“经济部”宣称,ECFA早收清单产值只占全台整体外贸的5%,“停了影响也有限”,此说法非常不负责任,也是官方自我感觉良好的说法,若真是如此,主张两岸经贸脱钩的蔡政府,为何不立即宣布终止ECFA?
事实上,ECFA早收清单对台湾产业的影响,远不只帐面的5%,陈明德说,因为早收清单行之有年,两岸之间许多产业链早已建立于此平台之上,即便ECFA交易的外贸产值只有5%,但产业链的影响,牵一发动全身,早收清单中断,不可能有办法迅速找到替代管道,所连动的附带产值,蔡政府真的有考虑进去吗?
陈明德也提到,蔡政府还得考虑到中国大陆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很有可能在今年谈妥,RCEP会员国占台湾对外贸易的六成,假如台湾遭孤立在外,又没有ECFA早收清单,台湾的对外贸易该何去何从?呼吁蔡政府以正面态度看待ECFA效益,应以维持正常运作为目标,寻求与陆方谈判,确保ECFA运作无虞,以照顾台湾农民及中小企业发展。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1618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