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破解乡村留人难 中国为乡村教师建设温馨家园

热点搜索

破解乡村留人难 中国为乡村教师建设温馨家园

  中评社香港9月17日电/躺在铺了席梦思床垫的双人床上读书、看电视时,杨建胜总会回想起5年前宿舍里拼凑起的木头板床,和无数个被蚊虫、雨水、寒风搅得失眠的夜晚。

  “搬进现在学校的教师周转房,我激动坏了,没想到短短几年,山区就有了这么好的住宿条件。”32岁的杨建胜说,妻子看到他原先学校的宿舍都落泪了,而如今宿舍成了两人温馨的家。

  新华社报道,杨建胜毕业于宁夏师范学院,2014年毕业时来到离家五十多公里的西吉县平峰中学任教,吃住都在学校。

  西吉县在位于中国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山大沟深、严重缺水,属于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的西海固地区。时至今日,西吉县还是宁夏最后一个未摘帽的贫困县,正在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和杨建胜一样,西吉县曾经有不少乡村教师刚走出大学校门就被迫学会了修屋顶、劈柴。宿舍砖木结构的瓦房不仅漏雨,还没有暖气和自来水,而山区的寒冬又格外漫长,教师们早晨起床必做的三件事就是倒马桶、去有水龙头的地方接水、生炉子。“没有一个晚上睡得踏实,第二天还得强打精神上课,无数次萌生想走的念头。”杨建胜说。

  冬季,淳朴的村民会让孩子带劈好的木柴给他生火,这些微小的感动让杨建胜坚持了一天又一天。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去了一所有暖气的中学。

  为吸引更多教师前往乡村及贫困地区任教,并让他们愿意留下,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国持续支持高原、山区、牧区等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这十年间累计安排中央投资超过200亿元,支持建设了40多万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

  杨建胜如今任教的西吉县袁河中学于2016年建起了三层高的教师周转宿舍楼。2018年,初来这里的他和妻子一同住进了30多平方米的宿舍:地砖洁净光亮,暖气、电视机、独立卫浴、桌椅、无线网络等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备课、生活都很舒适。”杨建胜说。
  在他离开的第二年,平峰中学也建起了新的周转宿舍。“这些年很明显感受到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师待遇有了大幅度提升,乡村教师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杨建胜说。

  对于乡村女教师来说,安全系数、生活便利程度更是她们能否长久留在乡村任教的重要因素。

  “以前学校没围墙,住在平房里,一开门就可能有村里的流浪汉躺进来,特别害怕。”西吉县兴隆镇单民小学34岁的女教师古秀英说,宿舍过去没通水,自己都不敢经常洗头、做饭,夜晚去操场后的旱厕上厕所也胆战心惊。

  去年,古秀英和学校其他27名教师搬进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的周转宿舍,她将在学校附近上幼儿园的孩子也接到身边,方便照料。学校配备了锅灶,她经常给家离得远、需要翻山过河的学生做午餐。她宿舍的桌上摆满了学生们在教师节时亲手制作的各种礼物。

  对于刚从大学毕业、见识过繁华世界的年轻教师来说,乡村生活的“无聊”也一度成为他们想逃离的因素。“几年前,山上没信号,也没有电视、电脑,老师们只好听收音机打发时间,感觉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古秀英说。

  如今,教师周转宿舍内不仅有无线网络,而且配备了电视、电脑,方便教师备课、娱乐。教师也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阔眼界,给孩子们提供更精彩的课程。

  在袁河中学附近,一座新的教师周转宿舍正在施工。“现在县内还有200名乡村教师两人住一间或还没有周转房,我们还要加紧建设周转宿舍,让他们在未来五年内都能住上单人间宿舍。”西吉县教体局项目办负责人何玉龙说。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1845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