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蔡英文的第一步意图混进APEC峰会?
中评社香港9月24日电/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蔡英文日前在其官邸宴请美国国务院次卿克拉奇时说,除了期许台美之间能够有更多面向的交流,为双方进一步的合作,增进更多的信赖关系,也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之外,更表达台湾有决心踏出关键的一步,透过彼此面对面的意见交换,将会为台美更深化的合作开启新的里程碑。
蔡英文所说的推动台美关系“台湾有决心踏出关键的一步”,指的是什么?引发台湾政媒两界的好奇及揣测。有人猜度是争取台美“建交”,实际上近日来民进党内推动台美“建交”的声音甚嚣尘上,就连萧美琴也自嗨为“驻美大使”;也有人推测是希望能在美国的推动下,争取“加入联合国”,实际上民进党内就有人声称,联合国第二七五八号决议,只是说将蒋介石集团驱逐出联合国,并没有实质性地触及到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之一的“中华民国”的会员资格问题,现在台湾地区已经不是由“蒋介石集团”掌政,因而希望正在逐步强化与台湾当局的官方关系的美国,参照现时“两个朝鲜”、此前“两个德国”参与联合国的方式,帮助台湾当局进入联合国。而在目前,与美国同属“五眼联盟”的澳大利亚,已经开声说支持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这是首个“非邦交国”作出了“突破”,因而蔡政府对美国也作出同样的承诺并做“带头大哥,抱有期待。
然而,就连民进党内的有识之士,也认为要实现这两个目标是极为困难。因此,可能会是在其他较为容易的领域入手。而最新的消息,是台湾当局意图在美国的帮助下,争取实现蔡英文亲自出席今年度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实际上,台湾地区的政媒两界昨日就盛传,将于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四日在马来西亚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因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改为以视讯方式举行。这是“APEC”自一九八九年成立以来,第一次以视讯方式举办其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按照惯例与此同时召开的“APEC”资深官员“后二零二零愿景”会议、“APEC总结资深官员会议”、“APEC企业谘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APEC企业领袖对话”、“年度双部长会议”及“APEC经济领袖会议”,也都是以视讯方式举行。就连与其配套的部长级会议,如“卫生与经济高阶会议”、“财政部长”会议”、“妇女与经济论坛”、“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及“粮食安全高阶政策对话”等,也是将于九月下旬至十月下旬之间,以视讯方式举行。台湾当局除了是积极筹备参加部长级的会议及技术性的会议之外,也将趁着本年度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以视讯方式进行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由蔡英文亲自参与,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派出代表出席。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APEC”会员体国家和地区肆虐,这些国家和地区实行严格的防疫境管措施,因而其领导人以及其他与会者,都不可能亲自前往马来西亚出席各种会议,尤其是最为触目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因而东道主马来西亚就决定该以视讯方式进行。实际上,就连今年度的联合国大会,在纪念联合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的环节,各会员国的领袖的与会及发言方式,都是以视讯方式进行。而今年五月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就更是开了视讯会议的先河。
在台湾当局的眼中,“视讯会议”应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难得机会。因为各会员体的领导人无须亲到马来西亚的主会场,只是在各自国家或地区设置视讯会议分会场,这就在政治上和技术上,让台湾当局认为具有了由蔡英文亲自参与的籍口:在政治上,蔡英文没有机会与会员体的领袖们直接接触,更不可能与各国各地区的领导人“排排企”大合照,当年“西雅图模式”的动机之一,避免台湾当局领导人与各会员体的领导人直接接触,就“自然消失”。在技术上,因为中华台北也是“APEC”是会员体,也将在台北设置视频分会场,这就给蔡英文出席会议并发言,提供了在地参与的便利条件,而不像以往历届那样,台湾地区的领导人,因为接不到东道主的邀请函,而不能启程前往主办国出席。
就技术层面而言,台湾当局的籍口似乎“成立”。因为“APEC”与联合国及世界卫生大会不同,台湾当局不是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的会员体,因而无权安置其视讯会议的分会场;而台湾当局是“APEC”的会员体,按照大会规则必须安置视讯会议的分会场。按照台湾当局的逻辑,既然“APEC”非正式领导人会议的分会场就在台北市,人在台北市的蔡英文,也可以出席。
但在政治上,台湾当局的这个籍口,完全不能成立。实际上,“APEC”既然是政府间的国际性组织,就必须严格遵循一个中国原则。因而在台湾当局参与的问题上,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加入的身份地位问题;其二是台湾当局出席会议的代表资格及举办相关会议的资格的问题,这又再分为“双部长会议”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入会资格问题上,一九九一年二至十月,中国政府代表就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三方加入问题与“APEC”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高官会主席、韩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李时荣进行了六轮谈判与磋商。十月二日,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秦华孙同李时荣签署《谅解备忘录》,明确规定: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台湾、香港作为地区经济实体以“中国台北”、“香港”(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改为“中国香港”)的名称同时加入“APEC”,台湾当局只能派主管与“APEC”有关的经济事务部长参加会议,台湾“外长”和“副外长”不得与会,也不能承办“双部长会议”。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首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召开。台湾当局藉口《谅解备忘录》没有就台湾参加领导人一级会议作出规定,试图让李登辉作为“国家元首”的身份出席。遭到拒绝后,提出让时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经建会主委”的萧万长冠上李登辉“代表”、“特使”及“行政院政务委员”的头衔出席。对此,中国政府指出:根据《备忘录》精神,台湾参加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人员最高只能是与经济有关的“部长级”官员,并已就此与有关各方达成一致。最后,萧万长只以“经建会主委”身份参加会议。由此形成了“西雅图模式”。此后,台湾当局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会人员级别问题上一直企图突破《备忘录》有关规定和“西雅图模式,但均未成功。对此,当时作为李登辉参与国际经济谈判事务的代表的蔡英文,应是十分清楚的。而且,在蔡英文上台后,也是被严格地执行“西雅图模式”,前两年都是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为领袖代表,二零一八年起改派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今年虽然因为受疫情影响改为以视讯方式举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其他系列部长级的会议,而在台北设置分会场,但按照“西雅图模式”,蔡英文仍然不能出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零一二年,蔡英文代表民进党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吴钊燮作为蔡英文的首席智囊,为其作上台准备而主持编写了几部探讨“政权交接”实务问题的著作,交由“新台湾国策智库”出版。其中一本《台湾外交的省思与前瞻》,在提到“APEC”时,就承认台湾不是“主权国家经济体”,“外交部”正副部长也不能出席“双部长会议”,“总统”更不能出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因此,现在由吴钊燮出任部长的“外交部”,要运作蔡英文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看来将白费力气。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1941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