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图首 > 中评镜头:华梵大学彰显中华文化与佛教思想

热点搜索

中评镜头:华梵大学彰显中华文化与佛教思想

阿育王柱纯铜铸造四面狮头。(中评社 黄文杰摄)

在华梵校园视野开阔的中心区位,设置阿育王柱,作为华梵的精神象征。(中评社 黄文杰摄)

在华梵校园视野开阔的中心区位,设置阿育王柱,作为华梵的精神象征。(中评社 黄文杰摄)

华梵大学设置阿育王柱,惕励学子培养正气,效法狮子的威德,能发狮子吼,正气凛然,威震十方。(中评社 黄文杰摄)

华梵大学座落新北石碇区550公尺高之大仑山,校园清幽。(中评社 黄文杰摄)

校园可以远眺山岭,右至左有:笔架山、猎狸尖、二格、小格头、棋盘屿、大仑山。(中评社 黄文杰摄)

华梵大学座落新北石碇区550公尺高之大仑山,校园清幽。(中评社 黄文杰摄)

校园可以远眺笔架山、猎狸尖、二格、小格头、棋盘屿、大仑山。(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中评社新北10月5日电(记者 黄文杰)私立华梵大学座落新北市石碇区550公尺高之大仑山,校园清幽,校方在视野开阔的中心区位,设置阿育王柱,作为华梵的精神象征,目的在于惕励学子培养正气,效法狮子的威德,能发狮子吼,正气凛然,威震十方。另外,华梵以培养学子慈悲智慧为旨趣,勉励学子能效法阿育王(Asoka)的作为,为社会谋福祉。
 
  有关阿育王柱的缘起及含义,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的统治者阿育王,很年青时,勇猛好战,后来因为听闻佛法,顿发大心,痛忏征战是非常悲惨的,就发愿把佛法推行遍尚天下四方。凡是佛法所到的地方,都设立四面狮像的柱子,以代表佛教的宣扬,这就是阿育王柱的由来。

  阿育王柱由名建筑师沈祖海规划设计,晓云导师亲自指导制作。阿育王柱高27公尺,柱身高21公尺,直径1公尺半,采深红印度花岗岩;柱头为6公尺高的纯铜铸造四面狮头,重八吨。柱头下方为狮座。

  校园里有阿育王柱、百丈寮、钟亭等著名景点,更可远眺云海、夕阳,常吸引许多民众入校参观,感受创校者晓云导师提倡觉之教育精神。

  华梵景点还包括文物馆、流光书屋、赵州茶亭、大仑揽胜、登天梯、风空剧场等,学校大门旁还有法华塔,文物馆等景点假日也对外开放,让民众健行揽胜。 

  华梵大学创办人晓云法师,为佛教界大德比丘尼,集教育家、宗教家、艺术家于一身,提倡重视德育的觉性教育。以「华梵」为校名,意在彰显五千年中华文化及两千年中国佛教思想,用专业技术服务人群,以高尚品德导正社会。校歌由释晓云法师作词,黄友棣教授作曲。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2100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