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良: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两岸关系的春天
中评社北京5月2日电(作者 陈士良)两岸关系乍暖还寒,阴晴不定,前景备受关注。台湾陆委会新任主委邱太三上任时表示,后疫情时代两岸交流势必要恢复,这段时间台湾各界也有很多对两岸未来春暖花开的期待。当时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回应称,两岸关系曾经有过春暖花开。春暖需要有东风,花开需要有雨露。东风、雨露就是“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回顾2008年至2016年的八年间,由于国民党马英九当局认同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积极推动两会的事务性商谈,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致使海峡两岸各个领域和民间交流非常密切,特别是岛内民众充分享受了“和平红利”,有力地促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呈现出春暖花开的祥和景象。
然而,2016年5月民进党当局上台后因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所以两岸关系春暖花开的局面被其一手摧残,热络的温度马上出现了“断崖式”下降,甚至没有秋风萧瑟,就几乎立即达到了冰点。从“修改教科书”到调整台湾旅行证件(“护照”)封面;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逐步移除中国元素增加台湾符号到炒作给航空公司“正名”;从制定“反渗透法”到反对岛内民众参加“海峡论坛”;从勾连国际反华势力推动“以疫谋独”“以武谋独”到试图进行“修宪”“制宪”……民进党当局近年来不断推动“去中国化”的“渐进式台独”路线,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导致两会事务性商谈中断,双方负责两岸事务部门的领导人会面制度停摆,大陆民众在网络上“武统”的声音越来越高涨,双方擦枪走火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两岸关系几乎处于战争的边缘。可见,两岸关系从春暖花开到冰冻三尺,确实非一日之寒。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民进党还“在野”的时候就大肆反对国民党马英九当局推动的两岸各界交流,2014年还暗中组织随后又公开支持“太阳花学运”,极力反对“两岸服务贸易”的签署。2016年民进党再次执政以来,不仅在“台独”的道路上疯狂“飙车”,而且对大陆还屡屡恶语伤人。当台湾当局因为否定“九二共识”,破坏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框架而无法受邀参加有关国际组织会议时,当原来的一些“邦交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断交”时,或者台湾无法参加一些国际重要活动或会议时,总是暴跳如雷,恶毒攻击大陆处处“打压”台湾,在岛内大肆煽动“反中、抗中、仇中”情绪。
2020年初,当大陆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时,民进党当局却不顾同胞情,禁止向大陆出口口罩等防疫物资,反而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捐赠口罩;当2020年两岸贸易额逆势增长,台湾获得近千亿美元的顺差时,民进党当局又回避大陆通过ECFA让利台湾,却说是因为大陆需要台湾;当世界很多国家首脑带头接种大陆生产的新冠肺炎疫苗时,台湾当局又说大陆的疫苗不可靠,禁止进口大陆疫苗;不久前当大陆在从台湾进口的菠萝中检测出有害生物后宣布暂停进口时,台湾当局又攻击大陆是“政治行为”“政治威胁”,等等。所有这些都伤害大陆民众的感情,让广大大陆民众深深感到: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必须指出,如果民进党当局真心期待两岸关系春暖花开,愿意顺从两岸同胞的意愿,恢复协商交流,就应该承认“九二共识”;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两岸关系的春天。
(作者陈士良,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院长)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5155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