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台湾青年走访京津 关心今后如何延续情谊

热点搜索

台湾青年走访京津 关心今后如何延续情谊

台湾青年走访京津 关心今后如何延续情谊
30日下午,两岸青年联谊座谈会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行。(中评社 李娜摄)

台湾青年走访京津 关心今后如何延续情谊
两岸青年联谊座谈会现场。(中评社 李娜摄)

台湾青年走访京津 关心今后如何延续情谊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港澳台事务部部长陈爱民总结发言。(中评社 李娜摄)

台湾青年走访京津 关心今后如何延续情谊
两岸青年交流联谊会会长陈映年发言。(中评社 李娜摄)

台湾青年走访京津 关心今后如何延续情谊
台湾青年代表傅裕娟发言。(中评社 李娜摄)

台湾青年走访京津 关心今后如何延续情谊
两岸青年联谊座谈会现场。(中评社 李娜摄)

台湾青年走访京津 关心今后如何延续情谊
台湾青年京津参访团成员合影留念。(中评社 李娜摄)

  中评社北京7月1日电(记者 李娜)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两岸青年交流联谊会组派的“台湾青年京津参访团”于6月28日至7月4日在北京、天津两地就大陆“互联网+”企业发展等主题开展参访交流和志愿者联谊活动,30日下午,两岸青年联谊座谈会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行。

  共有参与往期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团员与志愿者约30人参与讨论,两岸青年交流联谊会秘书长刘博锦担任座谈会主持人。

  台湾青年京津参访团来到北京的两天中已经参观走访了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小米科技公司,以及一些大陆公益组织等,结合在北京的企业参访和新中心体验,台湾青年谈起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台湾青年代表徐恬恩表示,她看到宋庆龄基金会的“一条龙”服务,可谓是从零到老,关注青少年儿童发展教育的方方面面,能够有效的提升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素养与能力。而参观的小米公司,她认为小米对产品品质要求很高,但卖出的价格却很低,这也是企业为了改善大环境的生活水平,让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有品质的产品。此外,在座不少台湾青年都谈到大陆企业在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上有大的世界格局,这同时会给在大陆求职工作的青年人很大的启发。

  两岸青年交流联谊会会长陈映年因参与过往期宋庆龄基金会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由此与台湾青年在台北自发成立了两岸青年交流联谊会,他谈到此次来北京的参访体验,大陆在经济发展相当快速,最可贵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他提及茶道和书法的体验经历,陈映年表示,大陆的孔夫子思想博大精深,其在台湾也多有接触,包括他们从小背诵三字经、唐诗等中华文化经典,但这些经典目前在台湾因为社会发展等原因在慢慢流失。

  而在讨论当前两岸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增进两岸青年交流交往,助力两岸青年成长成才时,两岸青年代表不约而同的谈到交流活动的后续影响力以及延续性问题,他们认为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十分频繁,但是在活动结束后,如何延续情谊,继续增进交流互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此,大陆青年代表赵甜认为,一是应该加强媒体宣传;二是联谊会在青年交流上,不要设门槛,积极推动其来大陆就业、学习、参访等;三是推动交流形式多样化,比如聚餐、论坛等形式;四是活动结束后应该做志愿者信息(职业、兴趣等)的统计分类,以此来进行大数据的统计和处理,方便活动后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互动。

  此外,目前已经在大陆台资银行就业的台湾青年傅裕娟认为,应该为两岸之间的交流打造一个交流平台,以此方便台湾青年了解大陆的求职环境,包括求学、就业、创业的资源和信息获取。而她觉得在北京就业最困难的是住宿问题,北京租房费用非常贵,她希望可以打造一个青年交流宿舍,为来实习、就业的台湾青年提供一个比较安全舒适的环境。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港澳台事务部部长陈爱民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两岸交流是宋庆龄基金会的核心,而服务帮助青年成长发展也是基金会关注的重中之重,未来在持续推动两岸青年交流互动上会有不同的活动形式,包括两岸青年同时提到的如何就活动结束后延续交流情谊等问题,陈爱民表示基金会也一定会想尽办法为两岸青年沟通和交流不断添砖加瓦。

  两岸青年交流联谊会自2017年12月9日在台北成立以来,积极推动参与我会交流活动的两岸青年建立联系,开展交流。为进一步深化两岸青年友谊、提升台湾青年对大陆改革开放成就的认知、增强我会对台青年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目前会员300余人,均为20余年来参与我会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两岸青年,包括已经就业的两岸青年和在校大学生。期望连结对两岸青年交流有热忱的青年,推动进一步互动沟通,在求学、工作、生活上互相扶持,进而使两岸的青年们产生联系、交流。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517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