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美商界敦促完全去除美中互加关税
中评社华盛顿5月12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商界敦促拜登政府与中方展开会谈,继续完全实施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并进入谈判快车道,争取在今年底之前达成第二阶段协议,完全去除双方互加的惩罚性关税;进而以“全面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CPTPP)框架为参考,讨论进一步的结构改革问题。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12日发布美国各州对华出口年度报告。根据这份报告,2020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1231亿美元,比上年大增17.7%,其中35个州对华货物出口增加。过去十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平均每年增长2.4%,是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增幅最高的。不过2019年美国对华服务出口54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这是2003年以来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首次出现下降。专家预计,2020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很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
这份报告指出,2020年初,美中签署并实施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两年来首次停止了关税升级。去年,美国对华商品出口出现健康复苏。在12日举行的报告发布会上,USCBC会长艾伦(Craig Allen)几次强调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给美国对华出口回升带来的正面影响,因为中方给予美方特定产品以豁免,加大了采购力度。但他也指出,这些关税豁免不是永久性的。双方互加的惩罚性关税仍然存在,给两国商界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中国目前是美国第三大货物出口市场,第四大服务出口市场。美国对华出口最多的商品是油籽和谷物(172亿美元)、半导体及其零部件(120亿美元)、石油和天然气(92亿美元)、汽车(60亿美元)。许多美国州还从旅游、教育和金融等服务出口中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9年,美国对华商品和服务出口支撑着美国近100万个就业岗位。
美国新任贸易代表戴琪近日表示,她将与与中方高层讨论第一阶段协议,并考虑下一步的行动。USCBC对此表示欢迎和支持。艾伦敦促两国政府继续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他认为,总体上中方在履行第一阶段协议方面取得了进展,虽然没有完全达到目标。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追踪数据,中方达到了2020年采购目标的59%。进入2021年,中国从美国采购势头仍然强劲。在结构性、政策和监管改革方面,中方也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艾伦说,第一阶段协议已经为美国公司、农民、工人、牧场主带来了明确的积极成果,是美国对华出口明显回升的原因之一。很关键的是,拜登政府应与中方合作,发现永久性的解决方案,去除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所以拜登政府最好是保存并完全实施第一阶段协议,快速进入第二阶段协议谈判,尽可能多地在2021年底之前去除双方互相施加的关税,应当有这种紧迫感。
艾伦表示,如果双方能在2021年底之前达成第二阶段经贸协议,建议双方能以CPTPP作为进一步讨论结构性改革框架的参考点。他认为,中方已经表达了参与CPTPP的意愿,美国目前重返CPTPP在政治上虽不可行,但如果中国加入,美国人的看法可能也会变。
拜登政府正在重新评估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艾伦对中评社表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已经知道USCBC的政策建议,希望他们能采纳。知情者透露,戴琪倾向于认为,如果没有在别的经贸领域获得回报,不考虑撤回已施加的关税。
在服务贸易方面,美国对华服务产品出口2019年出现了16年来的首次下滑,这主要是由于旅行业收入下降,来美商务旅行收入下降10%,为36亿美元;个人旅游收入下降8%,为94亿美元。专家估计跟签证程序放缓和美中关系紧张有关。PIIE估计,2020年由于受新冠疫情的打击,美国对华服务出口可能下降20%。
美国对华服务贸易中的一大优势是国际教育。中国留学生给美国大学带来大量收入,仅加州、纽约、马萨诸塞3个州,中国留学生每年就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但2019年中国留学生给美国带来的收入也下降3%,减少了4.22亿美元。
艾伦认为,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依然具有吸引力,而且随着中国中产阶级家庭年轻人增多,中国学生仍希望来美留学。他说:“希望目前的影响只是跟新冠疫情相关,但我们不能想当然···美国大学依然要加强在中国市场的营销。”专家则相信,中国学生留美兴趣下降与两国关系紧张以及他们受到的限制有关。
至于在美国对华出口增长之时,为何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继续在扩大,艾伦对中评社分析,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美国的消费需求提升,对来自中国的产品需求量大。而美国贸易不平衡是由消费、投资、储蓄等宏观经济因素的不平衡造成的,消费增长,储蓄不足,贸易逆差自然就扩大。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5339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