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陈志武:中美冲突持续将对中国构成一定风险

热点搜索

陈志武:中美冲突持续将对中国构成一定风险

著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陈志武(图片来自直播截图)

  中评社香港5月28日电(记者 张心怡)著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陈志武日前在“敢言亚洲论坛”上发言指出,中国如果要做到经济内循环,还需要很多根本性的改革,若能做到可以解决很多外需问题。他亦谈到,就当下来说,中美全面冲突持续下去的话,对中国还是会构成一定风险。

  陈志武首先为大家阐述了过去四十年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历史背景及其之后的国际秩序。他提到,自1978年以来,中国人均收入突飞猛进。以1766年整个清朝一年财政税收收入11.4亿美元为参照,2015年腾讯一年的收入135亿美元,是清朝一年收入的十几倍。

  “那么,中国这些年的成就是怎么来的?”陈志武说,很多人认为是由于中国人口多,有较多的廉价劳动力,这样的解释无法站得住脚。现在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如果退回鸦片战争前,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二,但当时中国社会并没有取得太大成就。

  陈志武就此分析称,1820年之前,各个国家的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相关性几乎为100%,但1820年之后,这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不断下降,直到冷战时期降到35%。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工业革命使得各项技术成熟,人员可以到处流动,所以到上世纪70年代,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关系到达历史新低。而随着7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英国撒切尔夫人市场化改革以及美国推出的改革,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相关性重新回升,到现在达到60%左右。

  陈志武总结说,晚清洋务运动没有成功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技术,例如交通运输技术,让中国的制造业能够发挥人口优势,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二,1978年以来,世界秩序是真正建立在基于规则的基础之上,而洋务运动时期所处的世界秩序是基于炮舰的世界秩序。
  
  “中国今天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重要,担任的角色越来越多,实力也越来越强,但是如何运作好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新地位、新机会、新权利,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陈志武表示,回到历史去看,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带来很多启发。各种不同的媒体在介绍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很少会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经营1000多年,却没有把中文留在沿线的任何一个国家?

  他认为,这是涉及到儒家文化的问题,历史上中国根本没有兴趣去参与世界秩序的建立。此外,过去中国几十年的中学与大学教育偏重科学忽视人文社科,即使关注他国历史与人文,也过度集中在美国,忽视了其他国家,这导致了中国仍然缺乏运作世界秩序的专门知识。因此,现在中国“走出去”之后,想要一夜之间就在世界舞台上轻松运作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陈志武在发言最后指出,如果未来“新冷战”下重新出现两个阵营,每个阵营里内部经济关系很紧密,但两个阵营之间的经济关系很淡的话,对于中国这样高度依赖外贸的经济体来说,会是一个非常不利的格局。“主要经济体中,中国队外贸依赖度最高,一旦世界秩序一分为二,就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比较根本性的冲击。”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55964.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