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头条 > 中评智库:美对华战略巨变深层动因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美对华战略巨变深层动因


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波折不断、摩擦频仍的阶段。

  中评社香港7月7日电/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教授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6月号发表专文《“修正主义战略对手”: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及策略调整》,作者认为:“自唐纳德·特朗普于2017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其特立独行甚至有悖常规的政策理念和决策行为,加之其本人及其决策团队对中国崛起的负面认知和消极预期,导致美国对华战略出现了结构性调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美国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并据此采取了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对华政策,使得中美关系中的竞争性甚至冲突性因素被急剧放大,也令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波折不断、摩擦频仍的阶段。”文章内容如下:
  
  一、美国对华战略调整的深层动因解析

  中国在过去数十年间的高速发展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得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均得到显着提升,也因此引起了美国战略界的高度忧虑。随着特朗普入主白宫,美国决策精英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势的预期逐步发生重大改变,并据此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更富对抗性的政策。究其原因,主要源自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是源于对美国政治现实的挫折感。随着特朗普的上台,美国政治极化现象不断加剧,政党恶斗导致的“治理失灵”问题日趋严重,对外政策的反复无常令美国的政治信誉一再受损,加之特朗普因个人私德问题而丑闻不断,“通俄门”调查疑云重重,其诸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更是在国内屡屡引发争议,使得多年来自视美国为“山巅之城”的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对美国政治制度的缺陷、国家治理效率的低下等问题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冷战结束后一度盛行的以“历史终结论”——即欧美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一切人类政治文明前行的最后终点——为代表的自信和自负,也随之遭到了严重削弱。与此同时,美国民众对于美国未来发展的前景则深感迷茫,例如,美国多家主流民调机构近年来所举行的多项民意调查均显示,长期以来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的支持率均徘徊在40%左右,对政府的满意度则只有35%左右,甚至一度低至14%,更始终有约65%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走在错误的发展道路上。诚如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4月17日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所指出的:如今的美国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传统的开放、自信、乐观的美国了。①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挫折感为特朗普政府在内政外交政策领域的一系列过激反应提供了重要动因。
  其次,是源于对中国崛起的危机感。中国崛起的速度之快、力度之强、影响之大,可以说远远超乎美国的想像。与此同时,美国在综合国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在逐渐缩小亦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在政治、社会、文化和价值观领域“异质”中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美国决策精英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危机感。时至今日,美国朝野各界普遍认为中国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利用美国的“宽容”、“软弱”甚至是“失误”,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实现了自身的崛起,甚至令中美关系业已成为“事实上的朝贡关系”(a de facto tributary state to China)。②与此同时,美国认为数十年来其对华战略的基本假设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即对华接触和发展经贸合作的政策,并没有使中国朝着美国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也未能将中国成功地纳入到美国制定和主导的亚洲安全、政治和经济秩序框架,反而使中国巩固了共产党的统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更有甚者,在美国部分鹰派人士看来,“依靠”美国的“支持和帮助”而日渐壮大的中国不仅不知“感恩”,反而在各个领域发起对美国的挑战,对美国国家利益构成了全方位的威胁。因此必须及时采取行动,以“亡羊补牢”,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围堵和制衡,以免中国进一步崛起后彻底颠覆美国的霸权地位。

  第三,是源于应对中国“苦无良策”的焦虑感。事实上,在奥巴马执政后期,美国已经开始将中国视为未来对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主要挑战者。“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出,以及美国积极介入中国与周边部分国家在东海、南海的领土主权争议,借机加强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和前沿威慑,对中国进行制衡和围堵的种种举措,本身便是这一对华战略认知的反映。早在2015年5月,美国颇具影响的外交关系委员会便发表题为《修改美国对华战略》的报告,直言中国在目前和未来几十年内都将是美国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美国应当改变对华大战略,制定更加统一的策略,从此前的支持与合作,转变为施压和竞争。以长期应对不断增长的中国国力。③只不过由于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以及叙利亚内战的不断延烧,导致美俄关系严重恶化,同时也令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制衡力度大打折扣。而在特朗普上任后,将中国认定为美国长期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战略对手”(strategic adversary)已经日益成为美国政界(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军界、商界、学界、舆论界的广泛共识。与之相伴随的则是,美国认为此前以“接触战略”为主轴的对华政策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甚至已经“失败”,必须重新思考和确定新的对华战略。④但是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衰落,美国对中国的战略优势已经大大缩小,加之中美两国在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业已形成史无前例的相互依赖,以及美国在一系列地区和全球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合作与支持,如此种种,使得美国战略界迄今为止仍未找到一个可以替代“接触战略”的新的战略框架,这种“发现问题”但却又“苦无良策”的困境,使得美国对华战略焦虑感不断上升。

  二、“修正主义战略对手”:对华重新定位及策略调整

  在上述多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尤其是基于对中国内部发展走向、对外战略意图的普遍误读和严重曲解,特朗普政府开始重新对中国予以“战略定位”,并尝试对既往的美国对华政策框架进行调整,在几乎所有政策领域推行更为咄咄逼人的政策举措,对中国展开“全面反击”,也使得中美关系进入一个艰难的“战略调整期”。
  首先,在战略上以中国作为“修正主义战略对手”进行顶层设计。如何对崛起的中国重新进行“战略定位”,攸关美国在国家安全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也决定了美国对华具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发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将中国定位为美国“战略竞争对手”,与俄罗斯一样图谋改变国际秩序现状的“修正主义国家”,试图“挑战美国的实力、影响和利益,侵蚀美国的安全和繁荣”,并“建立一个同美国的价值与利益相对立的世界格局”。该报告将“野心勃勃”的中国与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的“流氓政权”,以及企图对美国发动攻击的国际恐怖组织,列为美国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⑤时隔不久,2018年1月19日,国防部出台了全新的《国防战略报告》,报告指出“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而并非恐怖主义——是现在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注点”。再次点名中国、俄罗斯是美国的“首要竞争对手”,美国必须重建在军事上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优势,遏制他们挑战美国和美国的盟友,或者试图推翻二战之后运行的非常顺利的国际秩序。⑥2018年1月31日,特朗普在其上任以来的首份国情咨文演说中再次宣称:“在全世界,我们面临流氓政权、恐怖集团和中俄等竞争者对我们的利益、经济和价值的挑战。”在毫不隐晦地把中国与“流氓国家”及恐怖集团并列为美国的威胁的同时,特朗普声称:“面对这些危险,我们知道,软弱肯定会导致冲突,而无可比拟的实力才是保卫自己的可靠途径”,呼吁美国必须为其面对的大国竞争的新时代做好准备。⑦2018年2月2日,美国政府在时隔8年之后再次正式公布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该报告与此前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及《国防战略报告》一脉相承,充斥着大国对抗的战略思维,声称自2010年以来,“国际安全环境持续恶化”,随着中、俄、朝鲜、伊朗等国试图扩大其影响力,“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已成为国际环境的基本特征”,导致美国所面临的核战略安全环境显着恶化,来自潜在敌人的核威胁日益明确。⑧4月26日,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的2019财年军事预算听证会上,国防部长吉姆·马蒂斯重申:2018年国防战略为美国提供了明确的战略方向,即中国和俄罗斯是美国的“战略竞争者”,“长期的战略竞争,而不是恐怖主义,现在是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焦点”。⑨从上述一系列战略报告和高官的政策表态中,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对此前数十年间美国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重大反思”,可谓是一次战略性“顶层设计”的集中体现,标志着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心重归以零和博弈为特征的、传统的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中,换言之,美国已经准备好进入一个以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的“大国竞争时代”。

  其次,在军事领域强化针对中国的军备竞争。面对近年来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以及055型万吨级导弹驱逐舰的下水,以及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入列和成军,推动了中国远洋海军的不断壮大,也使得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遂行“区域拒止/反介入”作战能力日趋成熟。面对这一情势,特朗普政府明确将中国视为在军事领域的首要假想敌,并开始有针对性地发展美国的军事力量,以保持在军事领域对中国的绝对优势。例如五角大楼在发布的《国防战略报告》中明确指出:目前美国国防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军事优势正在被俄罗斯和中国侵蚀,如果不解决,最终可能会破坏我们遏制侵略和胁迫行为的能力,危害我们寻求与同盟所共同设定的自由开放的秩序”。⑩《核态势评估报告》则指责中国不断扩充壮大核武库,发展新型现代化核能力,认为中国准备灵活运用核武器,配合常规军力实现威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挑战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的目标。2018年3月6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尼尔·科茨(Dan Coats)和国防情报局局长小罗伯特·阿什利(Robert Ashley)在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指出:“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计划包括发展对可能在西太平洋部署或作战的敌方部队进行远端打击的能力。中国正在利用日益增长的实力来维护对东海、南海和中印边境地区的主权声索。”并且认为随着中国军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将“增强解放军在远离中国大陆的地方进行联合作战以及应对短程、高强度地区冲突的能力”,在未来,中国“日益致命的联合作战能力”将使美国和盟国军队在远离中国大陆的地方陷入危险。⑪4月25日,新任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菲力浦·大卫森(Philip Davidson)在指责中国“已经能够控制南海”并“实施外空和网络空间军事化”之际,也公开表示“确保我们未来战斗和取胜能力的关键因素将是高超音速武器和定向能武器、强大的太空和网络部队”,美国必须加强对新一代武器的投资,“以与中国展开竞争”。⑫仅隔一天,4月26日,美军参联会主席约瑟夫·邓福德上将称,中国有意成为一个全球军事强国,发展全方位的空、海、太空和网络能力,并实现核能力现代化。由此可见,在特朗普政府看来,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美国必须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强化和扩大对中国的军事优势,以此来防止中国在军事领域对美国及其盟国发起挑战。
  第三、在外交领域推动“印太战略”制衡中国。早在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便利用东海钓鱼岛争端以及南海南沙群岛争端,炒作中国“海洋扩张”对地区安全稳定构成威胁,以为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行服务。在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不断渲染中国试图加强军备,增加政治影响力,以及实施经济“掠夺行为”,进而“迫使印度-太平洋地区的邻国遵守中国的秩序,并且获得优势”,谋求“在短期内成为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区域霸权,并在未来取代美国,取得世界领先地位”。⑬为此,特朗普政府以维护所谓的“自由与开放的印太地区秩序”为口号,积极拉拢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加入,构建所谓的“价值观同盟”,以共同抗衡中国在海洋方向的拓展。与此同时,美国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欧亚大陆地区,对部分国家如中东欧国家、非洲国家、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越南、印尼等国施加影响,试图拉拢这些国家抵制和阻挠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开展。例如2018年2月,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访问拉美前夕,便横加批评中国在拉美实行“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政策。在3月出访非洲之际,再次指责中国对非洲进行“掠夺性投资”,导致非洲国家“深陷债务危机”,并“养成对中国的依赖”,导致主权遭到削弱云云。又如2018年4月26日,国防部长马蒂斯也公开表示,将继续加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同盟和伙伴关系,与该地区关键国家一起建立能够阻止侵略攻击的双边和多边安全架构,维持稳定和确保公共区域的自由进入,以维护自由和开放的国际体系,其矛头直指中国。

  第四,在经济领域发动单边贸易制裁,阻遏中国产业升级和科技发展。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便多次批评中国通过“操纵人民币汇率”,利用“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对美国发起“经济侵略”,“偷走”美国就业机会,“窃取”美国知识产权,拒绝对美开放市场等,赚取巨额对美贸易逆差,进而严重损害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在上任后,特朗普则付诸行动,逐步发起系统的对华贸易战,试图迫使中国在市场准入、减少对美贸易逆差、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对美国做出重大让步。2018年3月8日,特朗普宣布,由于进口钢铝产品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美国将对包括来自中国的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3月2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将依据“301调查”结果,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涉及电子产品、工业机器和制药原料、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和工业机器人等诸多重要领域,正式打响了美国对华贸易战。随后在4月5日,特朗普再次放话,计划额外对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于美国这种公然无视WTO所确定的国际规则、使用保护主义和单边手段对中国予以制裁施压的行径,中国则坚决进行抵制和还击。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以对华贸易战为手段,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正瞄准的目标则是“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发展计划。例如在美国公布的500亿美元征税产品清单中,绝大部分产品都属于“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的核心科技产业,也是中国未来可能与美国展开高科技竞争的行业。4月16日,美国商务部以中兴通讯公司违法运营,对中兴公司发起制裁,宣布7年内禁止任何美国企业与其有商业往来,包括向中兴公司出售元器件产品,给中兴的运营造成致命打击,也标志着美国正式将矛头指向中国高科技产业。除此之外,特朗普还要求财务部限制中国对美国人工智慧和无人驾驶等高科技领域公司的投资。据美国媒体报道,为了惩罚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美国财政部正在评估是否启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以限制中国对敏感技术的投资。⑭对此,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明确指出: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工厂”,但是中国的发展计划——“中国制造2025”,制定了从太空到电信,再到机器人、电动汽车等所有热门行业都将占据支配地位的国家战略,而中国试图将自身转型为“全球科技中心”的愿景“令人恐惧”,这一席话可谓直言不讳地表露了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核心要义,亦即试图借此打断中国产业升级的道路,打击中国核心科技的研发,防止中国掌控未来多数尖端技术,以长期保持美国对中国在高科技以及经济领域的绝对优势。⑮

  第五、在社会层面炒作中国对美“政治渗透”。自2017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出现了一个新的维度,即日益关注和担心中国对美国机构甚至整个社会的“政治渗透和影响”,指责中国利用“统一战线”工作、对美投资和情报窃取等行为,对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社团、传媒界乃至产业界施加影响,妨害美国的言论自由以及学术独立等。2017年12月,经费主要来自美国国会拨款的“国家民主基金会”发表一份题为《锐实力:上升的威权主义的影响》的研究报告,提出了所谓“锐实力”的概念,指责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试图“通过操纵或歪曲资讯来影响目标受众”,甚至通过发动颠覆、渗透,以达到在他国压制言论自由、扩张势力乃至控制意识形态等目的,影响他国的认知与决策,以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⑯该报告发表后,迅速在美国掀起了一轮以中国为目标的舆论炒作,包括攻击中国试图通过孔子学院对美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通过公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窃取情报和高科技,通过设立在香港、澳门等地的基金会对美国大学、智库和科研机构施加政治影响,干扰美国学术自由等等,严重丑化了中国在美国公众心目中的形象。2018年2月13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多夫·雷(Christopher Wray)在国会作证时甚至公然声称:所有在美的中国教授、科研人员和学生都是潜在的“非传统的情报搜集人员”,对美国“整个社会构成了威胁”。⑰雷的上述表态旋即引发了新一轮的对华政治攻击,部分美国政客和媒体将孔子学院视为洪水猛兽,甚至鼓噪要将所有孔子学院赶出美国,例如佛罗里达州参议员马克·卢比奥便致信该州多所大学,要求中止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又如在德克萨斯州多位参众两院议员的压力下,德州农工大学随即终止了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并拒绝了“中国背景”基金会提供的资助。此外,美国还在考虑限制中国留美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就业去向。4月30日,又传出白宫出于对中国“间谍”的担忧,正在考虑限制中国科研人员的赴美签证,阻止中国公民在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敏感研究,防止他们获取机密。⑱从上述美国的举措可以看出,美国在社会、教育、文化交流领域对中国的猜疑和敌意正在上升,具有“麦卡锡主义”色彩的对华政治攻击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新兴因素。
  三、结语

  随着商人出身且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入主白宫,美国在中美双边关系中不断挑起事端,也导致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相互调整和适应的阶段(a period of mutual adaptation and accommodation),同时也必然是一个困难重重的阶段。与奥巴马时期相比,中美之间的某些合作领域得到了有限延续(如携手打击恐怖主义),有些则被搁置甚至抛弃(如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在原本中美存在利益冲突的领域,有些得到了一定缓解(如人权和意识形态问题),有些则进一步得到凸显和激化(如贸易问题和台湾问题)。总体而言,中美关系中互利合作的一面有所减弱,战略竞争和利益冲突的一面则显着上升。

   时至今日,特朗普政府越来越将中国视为“唯一”的挑战者甚至威胁。在美国看来,首先中国正在或者试图挑战美国现实的安全、军事、政治和经济利益,动摇美国全球霸权的根基。其次,中国正在或者试图改变甚至颠覆美国二战后所主导建立、冷战后又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基于规则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在美国看来,中国作为现存秩序的“最大受益者”,却正在成为该秩序的挑战者,而非维护者。第三,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认为“中国模式”的成功,以及中国试图“对外输出中国模式”的意图,构成了对美国发展模式甚至“西方政治文明和社会制度”的严峻挑战,中美之间将出现类似美苏在冷战期间的意识形态对抗,部分鹰派人士甚至不断鼓吹中美“新冷战”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判断,美国政界、军界、商界以及学术界要求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的声音不断升高,美国开始在战略安全、军事、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对中国发起了“全面反击”,从而对中美关系的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虽然从历史经验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美国新一任总统上任之初,中美关系几乎都会出现一段重大的波折和紧张。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博弈,美国最终会认识到中美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或快或慢、或大或小地调整其对华政策,使中美关系得到修复和改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调整不仅体现在具体政策手法的改变,更为关键是美国深层次的对华心态的转变,以及对中美关系战略定位的结构性调整。换言之,虽然特朗普及其执政团队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政策行为令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其中固然含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中美进入一个艰难的“相互调整期”也有其必然性。随着中美两国综合国力差距的逐渐缩小,全球权力结构深刻转型的趋势已然显现且不可逆转,不愿坐视中国顺利崛起的美国战略界势必会对其对华政策做出调整,以尽可能地维护美国的主导地位和霸权利益。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中美关系将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起伏跌宕、摩擦频仍的历史阶段。在安全、军事、政治、经济、贸易、投资等各个领域的矛盾和紧张将不断涌现,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将成为两国关系的“新常态”,甚至不排除在某些领域会出现摩擦升级和失控,直至引发安全危机的可能。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中美双方均须认识到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两国都承担不起彼此为敌、相互伤害的代价,唯一可行的战略选择就是认清形势,理性决策,努力增进共同利益,管控利益分歧和冲突,从而使中美关系尽快重返积极、友好、建设性的发展轨道。
  注释:

  ①《崔天凯大使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的演讲》,中国驻美大使馆,2018年4月20日,http://www.china-embassy.org/chn/zmgx/t1552684.htm

  ②Joshua Green, "Bannon’s Back and Targeting China," Bloomberg Businessweek, September 28, 2017,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7-09-28/bannon-s-back-and-targeting-china

  ③Robert Blackwill and Ashley Tellis, "Revising U.S. Grand Strategy Toward China," May 20, 2015, https://www.cfr.org/report/revising-us-grand-strategy-toward-china

  ④KurtCampbell and Ely Ratner, "The China Reckoning: How Beijing Defied American Expectation,"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2018.

  ⑤US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USA, December 18, 2017,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2.pdf

  ⑥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USA 2018, January 19, 2018, https://www.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8-National-Defense-Strategy-Summary.pdf

  ⑦USWhite House,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State of the Union, January 30, 2018,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president-donald-j-trumps-state-union-address/

  ⑧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 Nclear Posture Review, February 2, 2018, https://media.defense.gov/2018/Feb/02/2001872886/-1/-1/1/2018-NUCLEAR-POSTURE-REVIEW-FINAL-REPORT.PDF

  ⑨Secretary of Defense Jim Mattis 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 Written Statement for the Record, April 26, 2018, https://www.armed-services.senate.gov/imo/media/doc/Mattis_04-26-18.pdf

  ⑩US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 Official: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Will Rebuild Dominance, Enhance Deterrence,” Jan 19, 2018, https://www.defense.gov/News/Article/Article/1419045/dod-official-national-defense-strategy-will-rebuild-dominance-enhance-deterrence/

  ⑪USDepartment of Defense, “Intel Chiefs Tell Senate Committee of Dangers to America,” March 6, 2018, https://www.defense.gov/News/Article/Article/1459432/intel-chiefs-tell-senate-committee-of-dangers-to-america/

  ⑫BillGertz, “US admiral outlines new military buildup to counter China,” Asia Times, April 25, 2018, http://www.atimes.com/article/us-admiral-outlines-new-military-buildup-to-counter-china/

  ⑬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USA 2018, January 19, 2018, https://www.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8-National-Defense-Strategy-Summary.pdf

  ⑭SalehaMohsin, "US Weighs Emergency Power to Curb Tech Investments by China," Bloomberg, April 20, 2018.

  ⑮"US Commerce Secretary Wilbur Ross Calls China 2025 Plan 'Frightening'", Financial Express,April 24, 2018, https://www.financialexpress.com/world-news/us-commerce-secretary-wilbur-ross-calls-china-2025-plan-frightening/1144624/

  ⑯National Endowment of Democracy, "SharpPower: Rising Authoritarian Influence," December 2017, https://www.ned.org/wp-content/uploads/2017/12/Sharp-Power-Rising-Authoritarian-Influence-Full-Report.pdf

  ⑰"FBI Director Christopher Wray Alleges Chinese Students Covertly Collecting Date for Governme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Feb. 14, 2018, http://www.ibtimes.com/fbi-director-christopher-wray-alleges-chinese-students-covertly-collecting-data-2653294

  ⑱Ana Swanson, "White House Considers Restricting Chinese Researchers over Espionage Fears," New York Times, April 30, 2018.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695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