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头条 > 中评智库大数据舆情:关于基本法23条立法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大数据舆情:关于基本法23条立法






《中评智库大数据舆情报告》(蓝皮书)总第45期封面

  中评社香港5月14日电/随着近几年“港独”和激进本土势力的出现与发展,加上中央对港政策的某些调整,包括强调底线思维、更加重视国家安全和国家尊严的维护等,香港社会近期对23条立法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如何看待近期有关香港23条立法的讨论?香港社交媒体有何反映?不同阵营的舆情观点有何异同?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采集并筛选了自2016年以来的社交媒体舆情数据,以此把握23条立法在香港社交媒体的中长期讨论状况。同时,选取2018年4月1日至4月30日为重点舆情观察期,整理及分析具体网民观点并形成智库报告,现在部分报告摘录如下:

  报告首先对总体舆情进行阐述,根据统计分析发现,近两年来,23条立法贯穿于香港大大小小的政治议题当中。其中,讨论峰值期出现在特首选举前后,整个2017年2月关于23条的讨论贴文超过600条,累计关注度突破“35万+”量级。热度第二的时间段则出现在2018年4月,也就是“戴耀廷风波”当月。此外,不论是舆论声量还是关注度,建制派与非建制派主页的占比大致相当,均为总体的四成左右。可见,整个社交媒体不分阵营的网民均对该议题高度关注。

  接着,报告对舆情进行典型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观察:建制派主页在该议题中表现积极且立场坚定。结合网民情感分析以及典型分析发现,建制派主页的网民心情以正面情绪为主导,以支持23条立法尽快落地为主,同时对“反中乱港分子”危害国家安全的分裂行为表示强烈谴责。此外,对于现阶段港府迟迟不作为表示不满,认为拖延立法只会“夜长梦多”,等待反对派“回心转意”更是遥遥无期。

  非建制派主页在该议题上的表现一直极为活跃,辩论焦点落在对“民主自由”价值的捍卫上。舆情普遍强调当下不具备立法环境,港人对中央政府缺乏信赖;质疑政府权力缺乏民主制衡,23条或令极权政治恶化;担忧23条变“政治斗争”工具,用于打压“异见人士”;斥23条无限“加辣”,钳制市民言论自由。部分中立主页舆情则质疑23条会拖累建制派选情,且“发球权”不在港府手中;认为23条立法并无迫切性,现行法例早已有所涵盖。
  
  最后报告提出如下几点看法:越来越多香港民众认识到,基本法23条立法是特区政府的宪制责任,理解和支持的人越来越多,认识到推动23条立法有责任和现实上的需要,立法的时机逐渐成熟;但是,也需要了解到,不少香港市民还对23条立法有疑虑,还有很多的不了解、不理解,甚至感到恐惧,抵触或对抗性情绪比较强烈。在未来的立法过程中,不能低估面临的难度,如何化解市民的疑虑,方式方法极为重要。总体而言,从香港社交媒体来看,多数香港人已逐渐认识到,23条立法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但现阶段反对、抵触23条立法的声音还强于支持的声音,特区政府要推动23条立法面临许多挑战。

  报告内容全文详见《中评智库大数据舆情报告》(蓝皮书)第45期。

  启事:

  《中评智库大数据舆情报告》是中评智库基金会的大数据舆情新型智库报告,2017年7月份正式推出,采用16开本印刷,蓝色封面,因此也称蓝皮书;每期50页左右,一年50期。

  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台湾时政大数据舆情分析报告;2、香港时政大数据舆情分析报告;3、大陆、台湾、香港或东亚安全、中美关系议题的重要舆情综述;4、大陆、台湾、香港重要政经人物舆情;5、台湾最新舆情热点;6、香港最新舆情热点;7、其它突发舆情分析。

  《中评智库大数据舆情报告》属于智库的谘询性文件,不公开发行,亦不赠送,欢迎专项洽购。

  如有需要采购谘询相关报告服务,可先通过电邮与中评智库基金会(crttf@crntt.com)联系。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1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