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国和一边一国走向对决?
中评社台北8月1日电/大华网路报1日发表点评文章说,自五月间台湾原有的两岸邦交国倒向大陆后,蔡英文开始升高针对大陆的姿态,既言“不再忍让”,又改口以中国称之,明显地表露其两岸政策以李登辉“两国论”或陈水扁的“一边一国”为方向,其所将引起的后果,实在令人担忧。
文章说,1999年的“两国论”,曾经诱发大陆动员为数达十万部队参加的对台军事演习,震动东亚局势。2002年的“一边一国”,刺激大陆制订反分裂国家法,使两岸处于“战争边缘”(习近平用语)。可见大陆的底线清晰,台湾的执政者绝不应轻率以对两岸关系。固然台湾不会寻求屈辱性的和解,但是明明可以根据己方的法律体制来与大陆开创有尊严的和解,执政者却舍弃不用,那么将如何免除给台湾制造持续性的灾难呢?
1992年两岸之所以必须协商并形成求同存异的九二共识,目的在于因应大陆自始提出的双方协商不是两国的协商。当时的李登辉做出了正面回应,才有1993年历史性的辜汪新加坡会谈。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不仅是大陆迄今坚持的立场,也完全体现在台湾现行的法律和体制,可见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两岸和解对话的政治基础,就看执政者有无诚心遵循而已。因此,蔡英文把大陆称为中国,进而鼓吹各国应该“制约中国”,只会使台湾走上两岸持续冲突的不归路。
2008年“胡六点”指出,“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的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而从台湾所实施的法律和体制来说,同样很容易回答中国的主权没有分裂、领土没有分割,两岸同属台湾自己所规定及迄今实施中的一个中国架构。
那么有什么理由不能接受九二共识呢?反之,否定九二共识的实质是对自己的法律与体制欠缺诚意,也才会不断以“去中国化”来掏空“中华民国”。现在改口把大陆改为中国,亦为“去中国化”的又一步。此种“一边一国”的倾向和大陆坚持的两岸一国,如果走上对决之路,则根据李、扁的经验,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文章说,不过李、扁在面对两岸升高紧张局势后,并未放弃寻求挽救。李登辉于发布“两国论”后,亦退回“一个中国、两个政治实体”;重申“当前国家尚未统一,双方对一个中国的看法各有不同”。陈水扁则透过扁、宋十项结论表示不“台独”、不改国号,以及不排除两岸发展“任何关系模式”。那么蔡英文是会转弯回头呢?还是向“一边一国”奔去?这攸关着台湾根本性的安危。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346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