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正写台湾早餐传奇 鼓励台青赴陆养狼性
中评社屏东8月2日电(记者 高易伸)屏东县青年创业协会理事长、晨间厨房西式早午餐总经理邱明正1日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大陆市场太大了,那是跟台湾“完全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果你是有企图心的年轻人一定要去对岸发展,最起码去那里学经验,以对岸的企业文化及狼性为师。他说,以前是大陆来台取经学习,但现在趋势已经逆转颠倒了。
邱明正观察,大陆年轻人现在的企图心跟台湾2、30年前的人一样,一出社会就是冲!但现在台湾年轻人比较安于现状,但这些不一定怪他们,有些是家庭比较富裕,大环境缺乏当年的环境,有些年轻人不愿意买房,因为房价太高等等。但他建议有企图心的台湾年轻人,不论是想创业或就业,都应去大陆看看,学个经验。因为在哪里只要行业别、方法对了,获利是很“恐怖”的。
邱明正,1973年生,屏东长治人。义守大学EMBA硕士,现任屏东县青年创业协会理事长、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常务理事、晨间厨房总经理。晨间厨房成立于2001年,迄今全台共有400多间分店,2015年西进在厦门成立营运总部,并在大陆地区拥有20多家展店,2016年成立大陆物流中心对外开放加盟。
对于企业经营,邱明正指出,台湾每年的早餐市场规模高达新台币2千亿元,而大陆市场更以百倍数计算,台湾的早午餐连锁店其营运方式与企业文化尚有优势,这也是他3年前大胆西进投资的原因,目前他们在大陆开放加盟,旗下展店皆已获利回收。
邱明正向中评社表示,台湾现在景气不好,但早餐店可说是逆势成长,2001年他在屏东开第一家晨间厨房,3年后才有第二间店,往后四年从两家发展到20家,直到2008年金融海啸那年更从20多家急速成长破一百间,之后每年又已固定速度成长,迄今全台已有400多间晨间厨房早午餐。
邱明正说,早餐市场其实非常惊人,开放加盟,很多是3、40岁的年轻人、夫妻上门询问,现在台湾青创遇到最大的问题在于资金,有很多学生一毕业就想创业,但他们具备专业技术却缺乏社会经验,因此创业过程往往不太顺遂;政府虽提供部分青创基金,但光写计划书申请就让很多年轻人打退堂鼓。
分析早餐市场,邱明正说,台湾早餐市场可切为两个轴面,其一是上午九点前的早餐时段;另一个是九点过后的早午餐时段。以晨间厨房为例,每位客人上门的消费约抓新台币60至80元,只要能展店在社区或国小附近,通常生意都不错。
他举例,假设一栋大楼有200户,一户只要一个人向你买早餐,一份早餐落在60元,每天的业绩就有12000元,一个月30天下来就有36万业绩,这还只是保守估计。加上台湾早餐市场正在蜕变,已从过去传统早餐转变为早午餐模式,消费者更重视用餐环境是否轻松悠闲,尤其假日不少情侣、夫妻更愿意花时间享用早午餐,因为这是很亲密的时刻,消费方式与型态也跟过去1、20年前大为不同。
邱明正说,任何产品都需要定位,台湾的早午餐市场正迈向另一个层次,但大陆市场还停留在台湾过去1、20年前的型态,他评估台湾早餐店至少还领先大陆10年,只要大胆西进,先走就先赢。
谈到跟大陆市场的合作,邱明正说,晨间厨房在大陆跟陆资合资,持股各占一半,但他们会慎选合作对象,早餐品牌跟传统制造业不同,强调的是品牌,只要品牌品质能有保证,能被市场消费者接受,品牌价值就会一直存在。当然他们的根的台湾,大陆市场是试金石与拓展品牌知名度的地方。目前有很多人想加盟,也会评估,目前先以厦门、福建地区为主,上海我们也有考虑,但因成本太高。而暂无打算。
邱明正说,台湾有创业企图心的年轻人不少,但他提醒创业不易,最好有三、五年的社会历练与筹备计划再创业,成功率会比较高。这三、五年历练不妨先到大陆看看,测测风向并努力储蓄第一桶金。
对于两岸年轻人的观察,邱明正说,他们在厦门也有展店,但厦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从外地进来的,营业型态又跟台湾不太一样。厦门经济颇为繁荣,晚上生意非常好,以24小时营业为主。厦门员工都会希望多多上班、赚钱,这一点跟台湾还是有所不同。
邱明正率中评社记者参观晨间厨房基地,他说这样的物流中心及厂房全台共有三座、大陆还有一座。发送食材给全台400多间店,以蛋饼饼皮为例,邱说,以前他创业时是用平底锅一块块煎,但现在已自动化生产,每天要生产10几万份供全台消费使用。
晨间厨房花了18年时间从一家早餐店成为全台400多家连锁,3年前更把事业触角跨向对岸。这两年公司准备上柜,邱明正的早餐传奇也为屏东青创写下一页历史。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352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