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规划建设17个重点区域
中评社北京8月9日电/深圳正在规划建设17个重点区域,作为未来的重要增长极,当中包括福田保税区等多个科创园区型重点区域。 据悉,2018年上半年,17个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完成计划进度,完成投资 931.44 亿元,同比增长 50.4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后发重点区域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两倍。
据了解, 17个重点区域中的13个,早在2013年起就开始规划,各重点区域依托重点产业和企业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各个区域重点项目都制定了高标准的市政基础设施、海绵城市、综合管廊、智慧园区、园林绿化、景观照明技术标准和设计导则,建设方向指向未来型城市。
在布局方面,全市10个区(新区)内均布局了重点区域,其中有10个重点区域位于原特区外。重点区域根据目标定位、发展阶段、空间规模、产业类型、活动人群等差异要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中心服务性重点区域、科创园区型重点区域、综合集群型重点区域及旧城更新型重点区域。
其中,科创类园区型重点区域,包括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高新区北区、留仙洞战略新兴产业基地、福田保税区、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和盐田河临港产业带。
中心服务性重点区域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坪山中心区、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宝安中心区、大运新城和空港新城。 综合集群型重点区域,有生产和生活功能,如梅林-彩田片区、笋岗-清水河片区、光明凤凰城、阪雪岗科技城和国际低碳城。
第四类是旧城更新型重点区域,该类型重迭了部分前三类的重点区域,比起在空地上新建,这些重点区域是利用了城市更新盘活存量的特点,包括第二类的福田保税区、第三类的福田保税区等。
记者了解到,位于龙岗区阪田街道的阪雪岗科技城,过去又叫华为科技城,1987年成立的华为总部就设在这里,随着时间发展和用工生活需求,周边发展出了大量的城中村。在总投资超1000亿的改造下,未来这个片区将变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云集区,成为“东进战略”的主引擎。
(来源:文汇报)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518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