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美国须现实 别在台湾给北京划红线
中评社华盛顿8月10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海事研究所教授金来尔(Lyle J. Goldstein)呼吁美国外交学界和政策圈人士必须直面中国实力不断壮大,军事平衡迅速变化,介入台海可能给美国带来惨重损失的现实。他指出,中国作为真正侵略者出现的可能性很小,美国必须划出一条可防御的“红线”,但台湾恰恰是划清这条“红线”的错误地点。
金来尔8月7日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发表“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必须现实”(The United States Must Be Realistic on Taiwan)的文章,反驳美国华裔政论人士章家敦7月30日写的“不能忽视中国威胁”的文章。在那篇文章里,章家敦批评金来尔之前所宣扬的政策会导致北京拿下台湾。金莱尔7月18日在《国家利益》网站题为“台海上空乌云密布”(Storm Clouds Are Gathering over the Taiwan Strait)的文章中指出,美国政府最好停止在台湾挑起中国的怒火,以免反过来引发“古巴导弹危机”。金来尔和章家敦就此展开“论战”。
在最新发表的这篇文章中,金来尔指出,杜鲁门总统曾做出了美国脱离中国内战的正确决定,1950年初在一次讲话中援引《开罗宣言》,并解释“美国不会对台湾海峡进行军事干预,也不会向中国内战中的战斗人员提供军事援助”。他说,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美国人显然没有改变多少看法。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对相关的历史和亚太地区迅速变化的军事平衡一无所知。
金来尔反驳章家敦7月30日的文章道:章的作品对意识形态的狂热关注甚多,对事实的关注甚少,但其文章如此令人不安的是,他小心翼翼地回避了一个现实:一场台湾战争可能会让成千上万的美国男女军人丧生。此外这样一场冲突很可能涉及美国本土被覆盖的核升级的说法并不牵强。北京最近宣布了DF-41移动洲际弹道导弹的第十次成功测试,部署了一枚可规避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高超声速弹头。
章家敦认为两岸问题并非“家庭吵架”(family quarrel),但金来尔认为,这种说法是荒谬的。他指出,标准的亲“台独”辩论术一直忽视的基本点包括: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北京正式统治台湾近一个世纪,这是一个相当有力的历史论断。太平洋战争后,正如杜鲁门总统1950年初明确指出的,《开罗宣言》的底线是非常明确的:“日本占领的所有领土都应归还中国,包括台湾。”日本的主要岛屿在台湾东北方向700英里处,这是另一个地理上难以忽视的事实。如果不是因为朝鲜战争,台湾的命运可能跟海南岛一样。
章家敦在其文章中列举了北京种种“咄咄逼人”的扩张行为。金来尔则指出,章所忽视的事实是,北京已经采取了相当大的克制——近四十年中没有采取大规模的动武。它迄今为止在海外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吉布提)坐落在美国、日本和法国的基地旁边。他写道:“章显然在干夸大威胁的事情。军事化竞争对手对武器制造商、大量的华盛顿智库和有线电视新闻网来说无疑是一笔好买卖。”
对于章家敦断言台湾必须成为美国的“核心利益”,金来尔发出连串反问:威尔逊式的陈词滥调早已失去了对美国人的吸引力。他真的认为新保守主义原则会在亚太地区取得巨大成功吗?当华盛顿最好的一些朋友包括了沙特阿拉伯、埃及、菲律宾和越南等侵犯人权的国家,他真的相信美国的外交政策完全是关于民主吗?就在一代人之前,美国人还被告知有必要在越南作战,以防止中国共产党的扩张主义。难道章认为美国人会在更危险的情况下再次爱上越南战争吗?
金来尔指出,除了支持民主和依赖威慑的陈词滥调外,章家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政策处方。在军事平衡问题上,章似乎也是一意孤行--他没有提到中国新的驱逐舰和潜艇,以及中国在飞机技术上的飞速进步,包括新的隐形轰炸机;其稳步部署导弹的能力有时甚至超过了美国,包括正在进行的DF-41部署。金来尔说,在章家敦对军事战略的无知中,最令人不安的是未能掌握最基本的战略原则:内线和外线。任何一位军事战略家都会同意,在台海战事的情况下,在内线上作战,将为北京提供一种超乎寻常的且可能是决定性的优势,即拥有绵延数千英里的后勤列车。快速的中国军事现代化和内线优势意味着台湾的末日。
金来尔进一步指出,章家敦提倡冒新的风险,但他似乎没有意识到,如果他的冒险在一场(核)战争中失败,后果将会如何?章不仅冒着大量美国人的生命危险,也在冒台湾人和大陆人的生命危险。金来尔还表示,人们不得不怀疑,在声称的如此严重的大陆威胁下,台湾怎能不在国防上花费超过GDP的2%?显而易见的是,台湾本身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一威胁,或者是希望将其负担转嫁给美国人——这种模式既令人遗憾,也完全不现实。
章家敦称台湾是制约中国军事发展的“瓶中的软木塞”(cork in the bottle),金来尔指出,这种久经考验的冷战策略有其弱点。首先,台湾问题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军事焦点,北京可以用以筹集更多资源,用于发展解放军的高科技、投射力量——自1995到1996年台海危机以来一直如此。与台海战事情形有关的解放军兵力也可能被用于南海。“软木塞”论点的另一个战略弱点是,为保护“软木塞”而部署的盟军部队将非常易受攻击,因为他们与一系列致命的中国武器系统非常接近。换句话说,在短期内从第一岛链撤出某些美军的最佳理由之一,是希望这些美军能够在一场假想的战争中挺过第一阶段的战斗,从而赢得更大的冲突。这是一种常识性战略,即使它会让某些盟国感到不安。
金来尔分析,“软木塞”策略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在这种政策方法假设的零和世界中,北京无疑会通过寻求给美国的瓶子装上软木塞来反击。已有证据表明,中国战略家正在探索在大西洋对美国施加压力的概念。中国海军可能不久就会定期穿越北大西洋格林兰岛与英国之间的海域,而中国在南大西洋地区的雄心也越来越明显。这种激烈的竞争结果是否有利于美国的利益?他说:“软木塞”一直都好,直到有足够的压力顶开“软木塞”,目前的情况恰好如此。台湾人民不想成为北京的香槟酒瓶情有可原,而通过台北、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富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外交,这种难看的局面能够而且必须避免。
在2015年出版的 《与中国半路相逢:如何化解升高的美中敌对》(Meeting China Halfway: How to Defuse the Emerging U.S.-China Rivalry)一书中,金来尔提出了“合作螺旋说”,他认为任何和平点过程都必须有妥协。他指出,通过“一国两制”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实用框架来结束这场“家庭争吵”已是过去时。如果华盛顿能促进这个过程而不是阻止它将是明智的,因为它符合美国的利益,将加强全球秩序,同时保证台湾在邦联式框架内高水平的自治。金来尔重申了他在那本书中的论点:“中国作为一个真正侵略者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划出一条可防御的“红线”,但台湾恰恰是划清这条潜在非常重要的红线的错误地点。”
最后金来尔写道,章家敦2001年写了一本名为《中国即将崩溃》的书,这个愚蠢的标题让大多数真正的中国专家窃笑——尽管许多记者和空想家被这个概念迷住了。毫无疑问,这本书很畅销。但是,美国外交官和国防官员比那些将战略建立于判断失败之上的人更有见识。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569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