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帮扶藏民脱贫 用“藏家乐”点石成金
中评社夏河9月19日电(记者 徐梦溪)走进夏河县达麦乡当应道村的农家院,客厅明亮宽敞,房屋整洁温馨,屋中按照藏族人的习惯,错落地摆放着沙发、茶几、榻,装饰充满藏族风情。
这正是甘南甘南藏族自治州近几年着力推进的扶贫项目。18日,海峡两岸记者精准扶贫联合采访团赴当地,采访当地脱贫攻坚情况。
达麦乡当应道村是一个以藏族聚居为主的村寨,是典型的半农半牧村庄。随着国家保护生态环境政策实施,原有的种养殖业难以得到发展,全村经济来源面临困难。
为了加快改善村庄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该村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动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进行资源重新配置。
当应道村距离著名景点拉卜楞寺仅15分钟车程,且紧邻省道,交通优势明显。当地政府利用规划建立“拉卜楞旅游大景区”的契机,在当应道村进行旅游专业村建设。据悉,现在该村已经建成藏家乐31家。
达麦乡达麦行政村村委会主任加考告诉记者,当地共有53户农户,在申请办农家乐后,通过县政府对卫生等条件的考核,有31户获得承办资格。自建设藏家乐后,今年到目前为止,村子已经接纳游客十几万人。
“我们这个镇上,男人跑运输,做生意比较多,都出去干活,老人和女人呆在家里。这样可以顺便赚点钱,把老人和小孩都顾上了,然后家里老人和女人,每年呆在家里赚8000多,老人心里也高兴。年轻人夏天还可以出外打工。花自己的钱,老人心里特别舒服。”加考告诉记者。
目前这里已经建成的藏家乐仅具有住宿功能,村庄正计划投建饮食和娱乐项目。“这样就可以吃玩,到老百姓家住,然后到拉卜楞寺看一下。”
目前,通过政府提供的130万元扶持资金和群众自筹的93.28万元,以及2018年财政扶贫入户资金,村子已经成立了公司,群众按照股份入股。该村将作为改革实践窗口,计划发展成为日接待游客千余人的大型综合性风景旅游景区,以此实现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目标。
加考充满信心地说:“公司现在已经成立了,明年正式开始运营,也会开始宣传。这样把旅游点做出来,一年赚个50、60万没有问题,每户可以分8000到10000元。”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3499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