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智库:年底选举国民党能过半?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年底选举国民党能过半?


国、民两党能否实现选举目标尚待观察。

  中评社香港9月24日电/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任冬梅博士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9月号发表专文《2018台湾“九合一”选举形势观察》,作者认为:“目前年底“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和国民党都已完成县市长提名。在岛内总体政经形势不利于民进党、而国民党依旧在低谷徘徊的情况下,民进党希望利用手中的资源守住13个执政县市并攻陷新北市,通过利益输送的方式大力经营执政县市的桩脚和人脉,在选战中处于优势。国民党的选战目标是保住执政的6县市,再多赢5至7个县市,达成过半执政目标。国、民两党能否实现选举目标尚待观察。”文章内容如下:
 
  一、绿形势不利,选举呈现“绿降蓝升”态势

  在年底县市长选举中,岛内总体政经形势对民进党不利:

  一是民众对蔡当局执政高度不满,蓝营选民开始归队,部分中间选民倒戈。蔡英文推动“促进转型正义条例”、“不当党产条例”、“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同婚立法”等争议性政策,加剧社会对抗撕裂;能源政策左支右绌,燃煤电厂火力全开造成严重空污;两岸关系大倒退,岛内相关产业受到冲击,种种倒行逆施导致其民调雪崩式下跌,已从初期的六成跌至目前两成左右。尤其是4月以来,蔡当局操作“拔管案”、“250万高级实习生案”,令岛内社会尤其是青年、中间选民反弹强烈,“美丽岛电子报”5月民调显示,20至29岁族群对蔡的信任度,从4月的46.6%崩溃到仅剩18.6%。

  二是经济形势看似改善,但民众无感。台湾主计总处6月11日公布前4月全体受雇员工经常性薪资平均为40683元,年增2.57%,若扣除同期间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1.66%,实质经常性薪资仅增加0.90%,仍是2007年以来同期低点。也就是说,由于物价不断上涨,台湾民众实际薪资仍然为10年前的水准。此外,蔡英文虽然吹嘘台股有亮眼表现,但去年岛内投资率仅有19.78%,创下8年以来新低,并未扮演资本市场仲介角色带动实体经济功能。这些资料显示,台湾经济处于低成长与“穷经济”时代,“经济五缺”与低薪困境不断升级,民众对所谓的岛内经济景气回温“无感”。
  三是民进党部分执政县市满意度低落。《天下》杂志去年9月公布的民调显示,彰化县长魏明谷排名倒数第四,云林县长李进勇排名倒数第三,而嘉义市长涂醒哲则连续两年倒数第一,也是唯一负评大于正评的县市首长。《远见》杂志今年5月公布的“县市长满意度大调查”指出,民调下跌最凶的是澎湖县长陈光复,无论满意度、施政分数,皆是全台最低,是唯一负评超过正评者。此外,嘉义市长涂醒哲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二,彰化县长魏明谷排名倒数第五。民进党在这些县市的选情堪忧。

  四是“柯绿分手”对民进党选情造成一定冲击。年底的台北市长选举是“九合一”选举的重中之重,作为“首都”的台北市长选举不仅连动其他县市选情,更攸关2020“总统大选”各方政治势力布局。上届选举,大环境非常不利于国民党,代表“白色力量”的柯文哲凭藉民进党“不提名”的全力支持,坐上台北市长宝座。柯此次寻求连任选情依然看好,蔡英文本倾向在台北再次“礼让”柯,但无奈民进党内反柯声浪太大,最终只能自提人选。在“白绿蓝”三足鼎立之下,国民党获胜的希望增大。“柯绿分手”还将引发“外溢效应”,占全台3%的柯文哲支持者可能不给民进党投票,对绿营选情胶着县市,会有较大负面冲击,甚至逆转选举结果。

  但是,由于国民党依然面临许多问题,民进党相较而言仍有不少优势:

  一是民进党拥有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执政的优势。在22个县市中,民进党占据13个席次,国民党仅有6席,无党籍获得3个县市。民进党作为执政者掌握庞大政经资源,通过利益输送的方式大力经营执政县市的桩脚和人脉,在选战中处于优势。“立法院”通过8800亿元新台币的“前瞻计划”,就是为民进党地方县市长“撒钱绑桩”的计划,民进党各执政县市长也不断推出有助选举的利多政策,吸引选票。

  二是民进党选战布局明确迅速、整合较好。按照“现任者优先;任满者开放初选;非执政县市采取征召”的原则,包括高雄市、台南市、嘉义县等,尽管初选过程厮杀惨烈,但结果出炉后终究都能定于一尊。蔡英文还请到陈菊北上接任“总统府秘书长”为2018选举做“总操盘手”,同时仰仗其党内“大姐大”地位协调鼎鼐党内各派系关系,初选整合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三是国民党败选后改革效果不彰,仍难以赢得民众信任。国民党败选后先后由洪秀柱、吴敦义出任党主席,本想通过党主席改选推进改革,以重振旗鼓、开创新局,但在外有民进党当局“抄家灭门”式追杀,内有高层不团结、军心涣散的背景下,改革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吴敦义上台后,在两岸关系上抛出“两岸此时不宜谈和平统一”等言论,引发深蓝不满;在政党形象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善;在利益分配上,吴敦义也难以做到令各方满意;经费不足,导致基层动员力大不如前。虽然利用民众对蔡当局执政的不满,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政党认同度正逐步接近甚至超过民进党,但国民党选举面临“无粮草、无领导、无方向”的“三无困境”。此外,国民党内部整合并不成功,有多个县市有分裂可能,包括澎湖县、嘉义市、新竹县、苗栗县等;而民进党整合有问题的只有嘉义县和台南市。
  二、各县市选情一览

  目前蓝绿两党提名都已完成。民进党执政的13个县市中,有9位县市长争取连任。民进党此次选战目标是保住现有的13县市并攻陷新北市。新北市是国民党唯一执政的“直辖市”且是全台人口最多的县市,如果民进党能夺下,则对2020的“政权保卫战”将如虎添翼。国民党执政的6个县市中,有3位县市长争取连任,国民党的选战目标是保住执政的6县市,再多赢5至7个县市,达成过半执政目标。国民党评估,可望拿下同属泛蓝的花莲县,并夺回台北市、台中市,嘉义市、宜兰县、彰化县、澎湖县,云林县也是有机会突破的县市。

  一是在民进党执政的县市中,选情相对稳定的县市有8个:

  台南市。台南市是民进党的大本营,国民党在台南征召高思博对战黄伟哲,虽然黄伟哲面对脱党参选的前台南县长苏焕智和前“台联党”“立委”许忠信的分票,但估计应该还是会胜选。

  高雄市。高雄市也是民进党传统票仓,国民党派出韩国瑜挑战陈其迈虽让人眼前一亮,但预估还是较难翻转绿色执政。

  桃园市。桃园市现任市长郑文灿连续两年蝉联5星市长,满意度全台最高,选情相当稳定,国民党的陈学圣很难挑战成功。

  新竹市。新竹市长林志坚作为全台“最年轻市长”,是民进党着力栽培的政治新星,上任两年即跻身5星市长行列,《天下》杂志民调中人气勇夺绿营第一,国民党推出老将许明财要将林挑翻下马困难重重。

  基隆市。基隆市长林右昌施政4.5星,林入主基隆市以前,历任基隆市长在《远见》民调无人能超3星,可见林的施政能力,国民党推出知名度不高的谢立功想战胜林有较大难度。

  屏东县。民进党在屏东县已执政20年,潘孟安根基稳固,国民党征召的苏清泉很难将屏东“绿地变蓝天”。

  云林县。云林县“绿大于蓝”,现任县长李进勇施政满意度高,领先态势明显,国民党派出的张丽善战力不足,较难胜选。

  嘉义县。嘉义县“绿大蓝小”,是民进党优势选区,翁章梁接班态势明朗,国民党在无人迎战下征召的吴育仁要获胜较为困难。
  二是民进党危险的县市有5个:

  台中市。台中市是国民党极力想拿回执政权的地方,现任市长林佳龙面临蔡当局执政拖累、市政满意度偏低、空污等问题,让国民党有机会可以挑战。国民党提名的卢秀燕虽整合较为成功,但在旧台中县区的实力太弱,而林佳龙有很大现任优势且财力雄厚,目前民调显示两人支持度互有领先,但看好度方面仍是林佳龙较高,后续选情发展还有待观察。

  宜兰县。宜兰县泛绿支持者较多,但由于今年2月,林聪贤转任“农委会主委”后,宜兰一年三换县长,被强烈抨击。民进党提名的陈欧珀形象较差,而国民党提名的林姿妙政绩卓著、扎根基层广受赞誉,目前民调领先陈欧珀十个百分点以上,胜出希望较大。

  嘉义市。民进党现任市长涂醒哲执政业绩很差,县市长满意度连续两年倒数第一,也是唯一负评大于正评的县市长。国民党确定前市长黄敏惠出线后,现任议长萧淑丽宣布脱党参选。不过舆论评估,只要蓝营操作“弃保效应”,夺取嘉义的希望还是很大。

  澎湖县。澎湖县泛蓝支持者小幅领先泛绿。现任县长陈光复施政满意度不高,且澎湖县因“军公教”比例高达四成多,受蔡当局“年金改革”影响很深,国民党有可能夺回澎湖。

  彰化县。彰化县蓝绿基本盘五五波,魏明谷执政不顺,县市长满意度调查倒数第4名。国民党推出的“立委”王惠美实力强劲,最新民调已略为领先。彰化争夺战必将火花四溅。

  三是国民党执政县市大体选情稳定,有望增加花莲县,唯有新竹县选情不明:

  新北市。新北市推出朱立伦属意的副市长侯友宜参选,不仅有现任优势,且人气一直领先,民进党征召老县长苏贞昌“回锅”,胜选几率较小。

  连江县。连江县是国民党传统优势选区,刘增应连任几率很高,民进党在连江县没有提名,形同放弃。

  南投县。南投县是蓝营在中台湾的铁票仓,还是吴敦义的老家,林明臻选情相对乐观,民进党征召的洪国浩战力欠佳。

  苗栗县。苗栗县蓝远大于绿,且徐耀昌占据天时地利与人和等优势,民进党虽“礼让”无党籍的徐定祯,仍难改变国民党在苗栗的执政。

  台东县。台东县长期是蓝营的天下,此次原本有整合问题,但经过饶庆铃努力后,前县长吴俊立已公开表态支持,民进党的刘棹豪仍较难夺取台东县。

  新竹县。新竹县原本是国民党的铁票区,但此次初选一直“乔不拢”,确定征召杨文科后,竞争者林为洲称“被做掉”,扬言“参选到底”,国民党若内部分裂对选情影响较大。民进党提名的郑朝方虽实力较弱,但由于有民国党主席徐欣莹这个强劲对手加入战局,让新竹县选情变得波谲云诡,国民党能否继续守住新竹县已充满变数。

  花莲县。花莲县原本由无党籍“后山王”傅昆萁执掌,傅的执政满意度常年位居前三,此次国民党征召其妻徐榛蔚出战,胜选几率较大,民进党推出的刘晓玫实力不足。
  四是台北市选情胶着,金门县或继续由无党籍执政:

  台北市。台北市对国、民两党与第三势力而言,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现任市长柯文哲、国民党提名的丁守中和民进党的姚文智形成“白蓝绿”三家大战,目前柯丁民调互有领先,处于胶着状态,姚文智民调较低始终未见起色,最终绿营是否操作“弃保”将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

  金门县由无党籍的陈福海争取连任,金门是泛蓝大本营,民进党在金门县没有提名,选择与陈福海合作,目的是不让国民党拿回金门执政权。陈福海诉求超越蓝绿,对于厌恶本岛政治的金门人而言,反而不失为一种选择。国民党征召“立委”杨镇浯参选,目前看陈福海优势略大。

  三、选举对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的影响预估

  此次“九合一”选举,被视为蔡英文第一任期的“期中考”,也是2020年“大选”的“前哨战”,同时还是吴敦义任党主席后的国民党是否恢复元气、能否东山再起的“试金石”。从目前选举态势看,国民党或许可以借助民意对民进党当局执政的反弹,增加几席县市长席次,但较难翻转“绿大于蓝”的政治版图。

  一是岛内政局可能由“一党独大”再次缓慢向“两党对抗”发展。2016年国民党败选后,民进党全面掌握“行政”、“立法”及地方多数席次,而国民党士气低迷、军心涣散,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产还遭到追杀,对民进党难以构成威胁。国民党如在此次选举中小胜(“直辖市”维持1席或增加1席,总席次增加但未过半),主因是民众对蔡当局执政不满,而非国民党自身有多大改善。但这次胜利也足以让国民党提振士气、凝聚人心、提升团结,从而可以更好地展开对民进党的反攻。而民进党如果小输(“直辖市”维持现有席次或减少1席,总席次减少但仍然过半),说明民进党已逐步流失中间、青年选民的信任,气势进一步下跌。民进党内部矛盾和异议也将浮现,蔡英文权威受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岛内政党格局将呈“蓝升绿降”,民进党“一党独大”开始出现松动。

  二是民进党政治权力再洗牌,国民党的形象调整和改革空间加大。民进党败选后,按照之前惯例,蔡英文将可能辞去党主席一职,“内阁”也可能会“大换血”,民进党内派系力量将依据选举结果进行重新划分,党内政治权力也将重新分配。蔡英文失去操弄党机器的权力后,会让掌握了党机器的党内竞争对手“上下其手”,甚至直接剥夺她代表民进党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的资格,赖清德则可能提前卡位。国民党的此次胜利,将进一步稳固吴敦义党主席的地位,让其在党的组织改革、内部整合、青年培养及路线方针政策制定,乃至2020年参选人资格等方面有更大发言权和决策权,同时也有助于国民党改善形象。

  三是两岸关系可能面临挑战。蔡英文当前的两岸政策是在所谓“维持现状”下施行“渐进台独”,但深绿势力对其“台独”步伐太慢颇为怨怼。年底选举民进党如果败选,蔡英文威望下滑,将遭到原本就对其不满的绿营内部更多的挑战。外部环境来看,在中美博弈不断加剧的大格局下,蔡英文更加抱紧美国大腿,认为可以利用此契机,甘当棋子、火中取栗。一旦蔡英文因败选被迫辞去党主席,成为“跛脚鸭”领导人,四面楚歌的蔡英文在内外压力及大环境的作用下,会否继续向深绿势力靠拢,进一步放松对各种类“台独公投”的限制,甚至在两岸关系上走出极端路线,值得高度警惕。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3626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