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无党窜起 丁仁方:台湾政党解构化时代来了

热点搜索

无党窜起 丁仁方:台湾政党解构化时代来了


成功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教授丁仁方。(中评社 赵家麟摄)


成功大学社会科学大楼夜色。(中评社 赵家麟摄)

  中评社台南10月6日电(记者 赵家麟)无党籍台北市长柯文哲民调大幅领先蓝绿,台南市长选举媒体民调中,民进党黄伟哲支持度仅3成余,无党林义丰超过国民党高思博,“林义丰现象”引发关注。台南成功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教授丁仁方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诸多迹象显示,台湾“政党解构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丁仁方,美国匹兹堡大学政策分析及研究博士,历任昆山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现为成大社科院副院长、南台湾两岸关系研究学会理事长, 学术专长有公共政策、比较地方治理、两岸关系、台湾地方政治等。

  丁仁方表示,台湾“政党解构化”的现象,可以从三项民调比较分析如下:

  第一,台湾民意调查基金会8月20日针对台湾民众对于政党认同倾向发布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46.9%为中性选民和4.2%民众表示不知道或拒绝。蓝、绿两大党支持度各占24.5%。该基金会在2016年6月的调查,绿营支持度有51.6%,蓝营16.6%,两年内,绿下24.5%,蓝上24.5%,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丁仁方说,2016年当时,很多人相信绿营执政并有期待,但绿上台后没有做好,让许多人失望,但流失的选民并没有往蓝营去。在民调上发现,20至39岁、特别是20至29岁的中间选民明显增加,其次是40至49岁年龄层对蓝、绿都不满的也增加了。

  第二,据《美丽岛电子报》9月21日针对台北市长选举的民调显示,无党的柯文哲以34.6%领先,国民党籍丁守中23.5%。该调查显示,就不同政治立场的台北市民众而言,无政党倾向的中立民众,有41.1%支持柯文哲、10.1%支持丁守中、2.9%支持姚文智。

  丁仁方表示,柯文哲民调领先,主要是大量吸纳了中立选民,特别是20至29岁占55.7%、30至39岁55%,遥遥领先丁守中。过去,台北市政党基本盘蓝大于绿,蓝绿比约55%比45%或6比4;4年前,连胜文在极度不利的环境下,还拿了40%。现在,无党柯文哲大幅领先蓝、绿两党候选人,丁要守着4成都有困难;试问,如何还能以政党基本盘来解读目前的选民结构?

  第三,《联合报》9月27日公布的民调,民进党黄伟哲31%、无党林义丰14%、国民党高思博12%;最重要的是在交叉分析中,20至39岁年龄层,黄占28%、林占27%、高只有7%。政党倾向调查,无政党倾向选民中,黄占23%、林占15%、高只有5%;另,高在泛蓝占50%,黄在泛绿占57%。

  丁仁方认为,无党林义丰异军突起,在交叉分析中可以看到两个特点:

  一是黄、高两人在各自绿营、蓝营的政党基本盘中,只拿了一半的支持度,传统的政党支持者,蓝、绿都流失泰半。

  二是无党林义丰,在无政党倾向中、在20至39岁年龄层,都明显领先高思博,这应该是林义丰在《联合报》民调支持度超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年轻选票加无政党倾向选票投射到林义丰,正是目前“政党解构化”现象。

  但丁仁方说,林义丰的民调支持度是否能转化为选票?他目前是持保留、不确定的态度。首先,林义丰目前有媒体网红的名人效应;其次,20至29岁的投票率不高;再者,对现状不满者也未必会转化成投票行为。因此,他最后的投票结果,林义丰是否会超过高思博他有很大的怀疑,甚至认为不会发生。

  丁仁方表示,“政党解构化”为无党候选人创造了新的空间。现在,民进党“中央”执政不好,南部绿营基础深厚,经济、淹水问题暂难撼动民进党持续执政的优势,但按理,过去蓝营优势地区应该会有回温现象,但包括新竹市、基隆市、桃园市,蓝营选情都没有明显优势出现,这已凸显了国民党在这选战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至于台南的“林义丰现象”,丁仁方认为,对国民党而言,在“政党解构化”中,如何和新世代、年轻人、中间选民进行对话、接轨、产生共鸣,才是这次选举的决战点,这同样也是蓝营在九合一选举中的严肃挑战。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3930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