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陈水扁蔡英文之间矛盾升高
中评社香港10月12日电/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台湾地区的“双十庆典”,触目之处除蔡英文的“双十讲话”,重弹“两国论”之外,还有一个焦点,就是陈水扁的“不在场闹场”。在十月十日的一大早,陈水扁就怒气冲冲的在脸书《新勇哥物语》中发文声称,他今年的六十八岁农历生日刚好碰上“双十庆典”,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次。他接到了“国庆筹委会”寄的邀请函邀他参加“双十庆典”的活动,他也立即回覆要亲自参加。结果又被高层劝导不能与会,就像发出结婚请帖,叫客人不能来一样!简直将他“装肖维”(按:闽南话,装疯卖傻之意,大多是用在对方刻意恶搞或唬弄之时),敢讲“双十节”是“愚人节”!?
《勇哥物语》没有提到蔡政府高层今年劝阻他不要出席“双十庆典”的理由,但却有提及蔡英文上台后,头两次“双十庆典”,大会都有向他发出邀请函(此前马英九在位的那八年,都没有向他发出邀请函),他却未能出席的原因。其中二零一六年陈水扁收到邀请函并回覆说要去,筹委会也寄来出席证、停车证。为此陈水扁还提前一天从高雄到了台北。但高层却通知他,会场外头有陈抗,担心维安不足吓到他;加上大会医疗不足无法照顾他的健康。而在去年,则是因为他的身体因素予以婉谢。
今年陈水扁的身体不错,曾经到处趴趴走,因而他没有“身体”的因素,实际上他也极为盼望能够亲自出席“双十庆典”,在在场嘉宾面前,尤其是全岛现场直播的电视机屏幕面前“露个脸”。但筹委会却劝阻他不要出席,却又没有说明理由。而依以往惯例,在排除是他因身体不适而主动缺席之下,那就是第一次的原因了:会场外头有陈抗,担心维安不足吓到他;加上大会医疗不足无法照顾他的健康。不过,前日会场外并没有重大的抗陈活动,而他的身体也并未达到可能会在会场上突然昏倒的地步,因而这两个理由并不成立。
其实,蔡英文更担心的是,倘陈水扁出现在观礼台上,可能会造成“轰动”,不但是许多出席嘉宾将会纷纷与他握手并致以问候,从而造成混乱,而且全部的现场转播电视摄录镜头都指向他,更是抢走蔡英文的锋芒,这在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跌到最低的背景下,两项对比,这叫蔡英文情何以堪?!
文章说,陈水扁白白地丢失一次可以在全岛电视观众面前大出风头的机会,当然是心有不甘,因而假借《勇哥物语》,发泄不满情绪。而蔡政府可能也自知有亏,不敢反驳。实际上,以陈水扁“卸任总统”的身份,而且还曾经是执政党的同党同志,蔡英文没有理由予以拒绝。这从发给陈水扁的邀请函的编号为第六号的排序看,陈水扁还应是最重要的嘉宾,在第一排与蔡英文、苏嘉全、陈建仁、赖清德、马英九等人比邻而坐。
然而,筹委会劝阻陈水扁不要出席“双十庆典”,这是有法可据的。实际上,《卸任“总统”“副总统”礼遇条例》规定,卸任“总统”犯内乱、外患、贪污罪,一审判有罪就停止礼遇,包括“参加国家大典”的礼遇。这就反过来显示,筹委会向陈水扁发出邀请函,这是抵触《卸任“总统”“副总统”礼遇条例》的规定的。而此前马英九时期的筹委会,没有向陈水扁发出邀请函,反而是正确的做法,是依法施政的表现。在此情况下,蔡政府不敢反驳陈水扁,起码是怯懦的表现。
而且,按照《监狱行刑法》的规定,只有现罹疾病,在监内不能为适当之医治,衰老或残废不能自理生活,及怀胎五月以上或分娩后未满二月的受刑人,才能申请保外就医。而《监狱行刑法施行细则》更进一步规定,被保人病愈或保外就医期间届满时,将其送回监狱。因此,当年陈水扁获批准保外就医时,台中监狱就根据有关保外就医的法律规定,明定陈水扁“不能从事与医疗无关活动、不能接受媒体采访、不能参加政党公开活动”。因此,当陈水扁出席凯达格兰基金会感恩餐会,除了和大家吃饭叙旧之外,并录影致词呛“政府让我讲话就会倒吗?”时,台中监狱就提出四项检讨改进,要求陈水扁改进,再次强调“不上台”、“不演讲”、“不谈及政治”、“不接受媒体采访”的“四不”原则,及采取“家人活动从宽、其他活动从严”的权宜发生以避免争议,并由专业人士协助审查陈水扁日后参加活动的申请及展延。在此情况下,筹委会向陈水扁发出出席“双十庆典”的邀请函,显然也是抵触《监狱行刑法》有关保外就医的规定。
但已经为蔡英文拒绝为其发出“特赦令”而满腹牢骚的陈水扁,可能更会此而埋怨,为何当初会重用蔡英文?实际上,陈水扁二零零零年当选时,李登辉向他作出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建议。一方面,他建议陈水扁在其就职演讲中,加上“没有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的问题”一句;另一方面,却又向陈水扁推荐蔡英文出任“陆委会主委”,而蔡英文正是“特殊两国论”的研拟者,“特殊两国论”是抵触《国统纲领》的。
因而就发生了陈水扁在就职一周月时向外国记者表示可以接受“九二共识”,但蔡英文却敢于“冒犯老板”,发表声明否定及反驳陈水扁此说的怪事。
可以说,曾经希望能与江泽民会面,共同创造两岸和平美景,并因此而妒忌心大发,拒绝批准当时已经当选民进党主席的谢长廷,抢先他一步到大陆访问的陈水扁,后来却走到撕毁“四不一没有”,抛出“一边一国论”,废统终统,推动“入联公投”的反面,虽然有很多主客观因素促成,但蔡英文此举应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陈水扁却继续重用蔡英文。在二零零四年“总统”大选的物色“副总统”搭档人选过程中,陈水扁讨厌吕秀莲,希望能另找他人,“新潮流系”先后推荐了苏贞昌、蔡英文。但陈水扁后来却因考虑到必须注意派系平衡的问题,而重新找回没有派系背景的吕秀莲。而在大选过后,辅选有功的“新潮流系”,向他建议,民进党在二零零八年“总统”大选推出“苏蔡配”。为落实这样的安排,陈水扁委任苏贞昌为“行政院长”,蔡英文为“副院长”,提前进行磨合操练。这就为蔡英文后来竞选民进党主席,及代表民进党参加“总统”大选,奠定了政治基础。
但蔡英文并非是由“党外”出身,没有“党外”及早期民进党人的斗争背景,因而与陈水扁没有“战友情谊”。因此,对陈水扁贪腐案件的态度,与老一辈民进党人有区别,只是关心他的“司法人权”,而没有为他的案情辩护,更是拒绝向他发出“特赦令”。
这些,都被陈水扁视为“忘恩负义”。其推动成立的“一边一国连线”,与一心要推翻蔡英文的“独派”合流,这固然是意识形态的结合,也是与“独派”要让其他“独派”人士(赖清德为第一人选)取代蔡英文有连动关系。
今次蔡政府拒绝让陈水扁出席“双十庆典”,必将令陈水扁与蔡英文的民调进一步升高。倘民进党在十一月的“九合一”选举中失利,陈水扁必然将会运用其残余的影响力,全力针对蔡英文,一出“逼宫”大戏可能会上演。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4097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