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九元语中评:蔡英文双十讲话带来巨大风险
中评社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 海涵)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经济中心执行主任盛九元日前向中评社表示,在双十演说中,蔡英文一方面说“大陆打压造成了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另一方面又在讲话中不断采用与大陆对抗的表述,其讲话在逻辑上出现了很大的前后矛盾,究竟谁应该为两岸当前的紧张局势负责任,蔡英文实际上已经是不打自招了。
据悉,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10日举行的“双十”大典发表演说,其在开篇不久就“痛斥”大陆“伤害两岸关系、挑战台海和平稳定现状”,更是特意提到美国副总统彭斯日前发表的强硬对华政策演讲以展示美国对台所谓的“支持”。国台办发言人对此言论应询表示,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讲话充斥着“两国论”分裂谬论。
以下是采访全文:
中评社:蔡英文在演说中说大陆的“文攻武吓和外交打压,不但伤害了两岸关系,更严重挑战了台海和平稳定的现状。”对此,您怎么看?
盛九元:这种说法完全颠倒了事实。造成两岸关系目前现状的核心因素就是蔡英文自2016年当选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蔡英文不但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且还在国际上不断地挟洋自重、在岛内不断地加快“去中国化”。在这种情况下,两岸之间出现对抗、对立和冲突,责任完全在台湾方面。所以,蔡英文在双十讲话中的相关言论完全是把因果关系给颠倒了。由此可见,正是因为蔡英文不尊重和承认“九二共识”,并在国际上挟洋自重、在岛内加快“去中国化”,才导致两岸关系紧张。
蔡英文在双十讲话中完全颠倒事实因果、混淆是非的说法其实是在为其两岸政策的失败寻找借口。此外,更让人感到难以接受的是,蔡英文在中美关系出现变动、国际形势出现变化的情况下不断地挟洋自重,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置于脑后,把党派、“台独”的诉求放在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之前,这才是导致目前两岸关系紧张或对立冲突的最根本要素所在。
中评社:蔡英文还在演说中特别提到了彭斯日前发表的针对中国的演说,并列举了美、日、欧对台湾所谓的“支持”,您认为,这反应了蔡当局的什么心态?
盛九元:我认为此种表述应该反应了蔡英文当局的两个心态。其一,是为民进党两岸政策的失败找借口。蔡英文通过展示国际上的“支持”想向岛内民众表达“两岸关系局势之所以紧张,过错不在台湾一方,而是大陆的敌意造成的”;其二,是借此挟洋自重,通过展示国际上所谓的“支持”来转移台湾民众的视线,告诉岛内民众“两岸关系紧张没关系,还有国际上对台湾的支持”,以此来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辩护。
上述表态充分反映出蔡英文当局在两岸政策上挟洋自重,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脑后,把党派利益放在整个的国家民族利益之前的思维逻辑。由此可以很明显可以看出,两岸关系之所以出现倒退、对抗、冲突,最根本的是由蔡英文当局的这种“挟洋自重”心态和“一边倒”的政策所导致的,也恰恰说明她前面所说的“大陆打压造成两岸紧张”的言论根本站不住脚,反而将其“通过挟洋自重来对抗大陆”的心态表露无疑。
中评社:蔡英文“双十”讲话中全篇用了“中国”,只提到一次“中国大陆”,在提到台湾时用了“中华民国台湾”的说法,这传递出什么信息?
盛九元:这传递出的最明显的信号就是民进党两岸政策大幅度倒退,也是蔡英文“两国论”理念的集中体现。蔡英文这样的说法已经违背了此前她所承诺的“不走对抗的老路、坚持按照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关系条例’等相关条例来处理台湾问题”的所谓政策基调。
蔡英文在2016年的5·20讲话中,前后有10多次提到“大陆”或者“对岸”,基本上未用“中国”的称呼。而时隔两年多的时间,蔡英文再度讲话时已经基本上不提“大陆”,而是以“中国”为主基调,由此可以反映出蔡英文当局在两岸政策上的大幅度后退,起码是论述上的明显倒退。在做这一政策论述时,蔡英文当局已经把其之前“不走对抗的老路”、“与大陆开展更多善意的合作”等承诺完全抛诸脑后,把跟大陆进行进一步对抗、并进行更加彻底切割的心态完全地表现出来了。蔡英文提到大陆时用“中国”,提到台湾时用“中华民国台湾”,集中的反映出她的“两国论”思维和理念。
蔡英文的整个讲话充满着以“台独理念”对两岸关系进行定位的、新的表述方式。这必将引起大陆的高度警惕;另一方面,通过蔡英文的双十演说也要看到,蔡英文整个的“台独”理念和“台独”路线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已经全面“浮出水面”。
在双十演说中,蔡英文一方面说“大陆打压造成了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另一方面又在讲话中不断采用与大陆对立、对抗、切割的表述,毫无善意可言,其讲话在逻辑上出现了很大的前后矛盾,究竟谁应该为两岸当前的紧张局势负责任,蔡英文实际上已经是不打自招了。
蔡英文一边在演说中批“两岸对抗责任在大陆”,一边却完全把两岸之间关系定位在“一中一台”上,这正反映出大陆坚持“九二共识”、“坚持反对台独”立场的正确性和前瞻性。两岸关系目前之所以对抗对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台湾当局的“台独”路线不断“升温”、“去中国化”政策不断加速、挟洋自重的心态不断地深化。
中评社:蔡英文在演讲中以强硬口吻提及只要她在任一天,“国防”预算每年都会稳定成长,“台湾的精实的部队和战备,绝对有能力捍卫‘中华民国’台湾的‘主权’”, 两岸的军事对抗未来是否会进一步拉升?
盛九元:两岸实力对比差距已经让台湾“以武拒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蔡英文不断加强国防预算的关键点其实在于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借以建构与美国的所谓“同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蔡英文当局的“以武拒统”的本质表露无疑,就是试图依靠美国支持、借助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抗拒统一。这就是民进党当局持续增加军费的根本原因,“挟洋自重”、“以武拒统”已经成为蔡英文当局在两岸政策上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和调整。蔡英文此前做出的“不走对抗的老路”、“与大陆开展更多善意的合作”等承诺在这样的政策宣示事实上已经被“束之高阁”了。
蔡英文整个的演讲内容,实际上其前后存在着很明显的冲突和矛盾。矛盾冲突的本质即,破坏两岸关系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蔡英文在演讲中不断为民进党辩护,让其与大陆对抗和坚持推动“台独”的心态在演讲中不断地显现出来。而“对抗、冲突和坚持走‘台独’路线”的政策理念在整个演讲中贯穿始终,无论是在两岸定位还是在所谓的“国际合作”,无论是所谓的台湾“国防政策”上,还是在台湾社会经济的改革上,都反映出蔡英文当局不断坚持和强化“台独”理念、与大陆进行对抗、并进一步切割两岸关系纽带的政策立场。在这种情况下,谁应该为当前两岸关系的紧张局面负责任一目了然。
中评社:在当前复杂的局势下,蔡英文为台湾设计的应对策略是“求稳、应变、进步”,是否可以分析一下蔡英文所提出的这六字策略?这样的策略真的对台湾的困境有助益吗?
盛九元:这三个政策很具有针对性。“求稳”就是说,在两岸关系上蔡当局希望维持稳定,但这种稳定的前提是台湾当局坚持推动“台独”路线不被中断、与大陆疏离的政策不受干扰。当前,台湾民众在两岸关系上求和平、求发展、求稳定是基本民意,蔡当局也不敢逆这个基本民意,因此,蔡英文表示在两岸关系上不会有大的变动。但是,由于蔡英文当局求稳的前提、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和“国防政策”的安排,使在两岸关系上的“求稳”事实上变得不可能。
“应变”则是强调指怎样在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找到更好的应对之道。而事实上,蔡英文当局目前已经不是“应变”,而是完全依靠美国、“一边倒”地倾向美国。因此,“应变”只是欺骗台湾民众的谎言而言。
“进步”即强调加强台湾内部社会的变革,进行一系列社会政策的调整。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所谓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民进党当局排斥异己政治力量、扩大绿营执政基础的手段,已经受到民众的强烈质疑。再加上没有良好的两岸关系支撑,蔡英文所进行的政策调整既缺乏市场依托,又没有足够的民意支持。因此所谓的“进步”也将沦为空话。
由此分析,蔡英文所讲的“求稳、应变、进步”三个策略,完全是一个表面上顺应民意,但私下里夹带“台独”私货的政策宣示,是应付性的策略。这三个策略是既缺乏应有的实质政策内容、又缺乏实际支撑的“空心菜”;同时蔡英文在双十讲话的内容也完全与自己提出的三个政策目标“背道而驰”,不仅没有妥善解决台湾发展中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两岸关系,而且还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给台湾自身的发展和台海和平带来明显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41114.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