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慎语中评:九合一选后两岸关系会更差
中评社台北10月16日电(记者 郑羿菲)辅仁大学日文系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接受中评社访问认为,中国大陆基本上已认定在蔡英文主政下的“中华民国”已空洞化,变成是“台独”的护身符,因此两岸关系在蔡英文第一任期内应不会有任何解决可能,甚至在11月24日九合一选举后,还会继续往下探底。
何思慎担忧道,从国台办评论蔡英文双十谈话似乎预告未来两岸关系会更差,而在中美贸易战中,大陆可能会在台海制造紧张关系,测试美国挺台实虚,并让东亚周边国家出面搭中美都能下台阶的梯子,除非蔡英文有智慧地抢在前,主动搭了这把梯子。
何思慎,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东亚研究所硕士、博士,曾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为当代日本研究学会理事、辅大日文系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专长为日本外交,台、日、美、中四边关系及日本政治。
何思慎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国台办解读蔡英文是“两国论”,并不只从双十文告而来,从之前台湾跟中美洲国家“断交”时,“外交部长”吴钊燮在记者会中使用的措辞就是用台湾与中国,且不提“中华民国”,而这两年多来蔡政府无论是文化、教育或转型正义等政策,都让大陆解读为是在往“台独”方向推进,因此认定蔡已往陈水扁的“一边一国”方向走。
何思慎指出,虽然蔡英文在今年多次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交替使用,但北京似乎也把民进党所说的这两种语汇,当成是跟中国概念相对的台湾“国家”自我表述,而大陆基本上已认为蔡英文主政下的“中华民国”已空洞化、死骸化,变成是“台独”的护身符。
何思慎说,北京对双十文告的发言,几乎预告未来两岸关系会朝更负面发展的趋势,他认为两岸关系在蔡英文第一任期内应不会有任何解决的可能,且在九合一选举后,两岸关系会继续往下探底,两岸关系要改善机会是零。被问到蔡英文交替使用“中华民国”、台湾有何用意?何思慎认为,意思就是“中华民国”等于台湾,不愿意把“中华民国”跟中国有任何连结。
何思慎向中评社表示,中国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源于1912年国父孙中山所创,而民进党的“中华民国”则是从日本昭和天皇而来,若北京不改变思维,让国民党的“中华民国”在国际社会上分享中国的概念,就会看到更不想看到的局面。
何思慎话锋一转说,在中美贸易战中,台湾领导人需要更有智慧地不要成为交易的对象,或替罪羔羊,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大陆的施压方式,如同一年前针对朝鲜般,将压力推到极限,最终目的是逼对手上谈判桌,且朝特朗普既定的谈判方向推进,在中日双方都没有下台阶梯子的情况下,蔡英文若聪明的话,就可采韩国总统文在寅模式,主动扮演搭梯子的人。
何思慎向中评社指出,对台湾来说,搭梯子有两种模式,第一种的主动权在台湾,也是对台湾是最好的,足以让台湾在中美关系中趋吉避凶,这必须看执政的民进党要不要做。而第二种搭梯子的方式主动权就不在台湾手上,而是在大陆或美国手上。
何思慎担忧道,从国台办对双十文告的解读来看,似乎透露着未来两岸关系会更坏,大陆会不会在台海制造一定程度的紧张,一来测试美国挺台事实是虚,也让台湾人民看看,特别是若美国在台海搞军演,他相信大陆奉陪的机会很大,当造成台海情势升高紧张时,东亚周边国家日本、韩国等都不会乐见台海危机,因此就会出面搭个让中美都下台阶的梯子,但届时台湾恐已成为筹码。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4190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