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德:中美贸易战从大战场转入巷战
中评社台北5月31日电(记者 郑羿菲)美中贸易战扑朔迷离,未来走向到底为何?台湾经济研究院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孙明德30日在讲座上表示,美国一开始就投鼠忌器,而大陆则紧掐大豆关税,美国29日虽重申提出课税清单,但最后势必在大豆关税,及需大陆协助处理伊朗与朝鲜问题等方面向大陆退让。值得关注的是,美中贸易战接下来将从大战场转至打巷战,从列清单课税,转向针对单家公司,如中兴、华为,而台湾也可能受到影响。
中美经济合作策进会与对外关系协会30日举办从美中贸易冲突探讨台湾经济战略布局讲座,由中美关系合作策进会理事长、前“外交部长”欧鸿炼与对外关系协会会长、前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共同主持,并邀请台湾经济研究院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孙明德、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邓中坚与谈,前驻尼日代表林志鸿、前驻教廷大使杜筑生、前驻德国代表陈华玉、前驻新加坡代表谢发达等人也出席参与。
孙明德在讲座上表示,美中贸易战是一场双边不对等武器的贸易战,从美国祭出301条款,在4月的课税商品清单中,却无出现手机、电脑等高科技资通讯产业产品,就证明了美国怕打击重点进口商品将伤及美商,显得投鼠忌器。而大陆则针对从美国进口大宗的大豆课税,可说是打着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痛处,双方武器从一开始对大陆就较有利。
孙明德说,美国4月虽提出课税清单,但也给出双方慢慢谈的宽限期,等到6月再正式公布课税清单,因此美国29日再度声明500亿美元商品课税清单的动作并不是发夹弯,只是延续的行政程序,并拿掉几项在4月公布的课税清单中,比较敏感、经过协调的商品,最终只是形式上的课税,可预期稍微过一阵子就会拿掉这些关税。
孙明德指出,美国不得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朗普需要大陆从旁协助解决朝鲜、伊朗的问题,二是美国的大豆即将成熟,若成熟时大陆仍掐紧美国进口大豆的关税,大陆内部就可能向别的国家购买大豆,而只要大豆卖不出去,特朗普在年底的美国期中选举就会很麻烦,因此301条款的500亿美元关税虽听起来很恐怖,但并不会太严重。
孙明德认为,中美两国接下来可能朝向非关税贸易战的方向发展,以后可能会打个别企业、科技产品、智慧财产权、与专利权,这些才是往后长期要关注的项目,简单说就是美国不会像之前一样列出商品课税清单,而转向以公司为目标的巷战,如中兴、华为等公司,而这部分的贸易战也可能让台湾也受到影响。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435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