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中美之间应寻找新的合作点
中评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 海涵)日前,由人大国发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挑战与应对”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23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单位的多位国际关系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李岩总结了中美关系面对的三大挑战:第一,过去四十年总体符合中国发展方向的,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中美关系的态势逐渐发生转变。第二,中美经济存在脱钩的风险。第三,未来几年中美关系可能会在无共识、无“压舱石”、无信任的状态之下运行。他指出,面对当前中美关系的挑战,中国应该树立竞争思维,同时寻找与美国的合作点。
中美面临三大挑战
李岩表示,当前中美关系的挑战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过去四十年总体符合中国发展方向的,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中美关系的态势逐渐发生转变。其二,尽管中美之间彻底脱钩的可能性甚小,但是部分脱钩,即某个产业、领域、行业脱钩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其三,未来几年中美关系将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共识”、“无压舱石”、“无信任”。
树立竞争思维
关于如何应对中美之间的挑战,李岩表示,要树立竞争思维。美国人认为,中美竞争不代表不能合作,不代表敌意。在中美竞争成为一种新常态的情况下,我们应努力适应这种新常态
李岩还指出,从这一轮的中美互动中来看有一个事情非常重要,就是情绪管理,尤其是民间情绪。这一轮中美关系变化之后,如何看美国、看中美关系,很多都会涉及到情绪上的东西,这也需要管理。
寻找合作点
当前,中美之间双边斗到如此地步,还需不需要合作?李岩认为,中美之间还是可以进行合作的。如果我们需要从一个角度来看中美关系的态势,可能需要找一些乐观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找一些合作点。
李岩指出,目前看,中美之间的合作点还很难找,但是“一带一路”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点,因为在讨论“一带一路”的时候所涉及的经济上的议题比较多。另外一个合作点则是在安全角度。在安全领域里,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还是挺大的。从港口安保方面来讲。过去美国希望中国在中东、南亚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一直有顾虑,但是如果放到“一带一路”框架下来考虑,其实这对中国是有利的,我们帮美国回过头来也是帮我们自己。还有一个跟反恐相关的就是在亚丁湾的护航,现在因为中国没有加入美国集体护航的模式,还是中国还是自己搞护航。美国人各个国家分段,这明显很有利。所以中国可以考虑加入亚丁湾集体护航,这或许会是一个有潜力的合作点。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4763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