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美媒称美中贸易谈判可能因孟晚舟事件搁浅

热点搜索

美媒称美中贸易谈判可能因孟晚舟事件搁浅


美媒担心孟晚舟事件会影响美中贸易谈判 路透资料相

  中评社华盛顿12月10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被捕事件发生后,美中贸易谈判有可能搁浅。现在“特习会”达成的共识能否缓解美中贸易紧张关系,近期面临两大考验:一是中国是否迅速兑现购买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的承诺;二是中国副总理刘鹤有多快会来华盛顿进行更高级别的谈判,原定本周进行的谈判会否受到孟被捕事件的影响。

  已被特朗普指定为美方在最新美中贸易谈判中美方领头人的贸易代表莱泰泽9日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表示,美国将坚持在90天的最后期限内达成一项持久协议;如果不能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如果有协议的话···它必须是可验证的,必须受到监督,不能像过去25年那样只是含糊的承诺。”对华“强硬派”莱泰泽威胁道,在从12月1日开始的90天期限结束前,“如果我们不能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将从目前的10%上升到25%。他宣称,孟晚舟事件“不应该真的对谈判产生太大影响”,此事是贸易谈判是两回事。

  白宫经济顾问库德罗对福克斯电视台表示,北京方面发表了“一些非常积极、有希望的声明”。他透露,大约35个中国机构和中国最高法院正在“制定新的法律来处理知识产权盗窃问题”。他说:“当你把这些拼凑起来的时候···有很多好东西在等着你。”

  《华尔街日报》指出,根据此前美中双方达成的一致,在最后达成协议之前不需要购买和降低关税,但双方都认为,提前购买可以作为一种首付,并推动谈判。北京希望说服美国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官员们说,谈判的核心将涉及更棘手的问题,包括美国公司更广泛地进入中国市场,知识产权以及所谓的强制技术转让。然而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后,美中贸易谈判可能搁浅(run aground)。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9日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就美方无理要求加方拘押在加拿大温哥华转机的华为公司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乐玉成指出,美方所作所为严重侵犯中国公民的合法、正当权益,性质极其恶劣。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强烈敦促美方务必高度重视中方严正立场,立即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做法,撤销对中国公民的逮捕令。中方将视美方行动作出进一步反应。

  《华尔街日报》指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达成的协议能否缓解贸易紧张关系,近期面临两大考验。首先是中国是否能迅速兑现购买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的承诺。第二个问题是习近平的经济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多快将前来华府进行更高级别的讨论。该报引用知情人士透露,在华为案披露之前,刘鹤曾计划在12月10日这一周率领一个30人的贸易代表团前往华府。目前还不清楚这一计划是否受到孟晚舟被捕的影响。

  彭博新闻社10日发表专栏作家卡尔潘(Tim Culpan)题为“美国给华为戴上手铐,中国把美国拴上锁链”的文章,假设中方因华为事件对美资在华企业进行限制的情形后指出,孟晚舟被捕后,外界对华为近期前景的担忧是有充分理由的。如果美国像一些国会议员希望的那样,将对孟晚舟的拘押事件扩大到更广泛的范围,华为也可能遭遇与中兴同样的命运。

  然而并非只会有中国公司受害。卡尔潘指出,苹果公司去年花费了1600亿美元购买商品和服务,以满足其设备业务,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国组件正在被本地版本所取代。而在美国,希望取代中国的劳动力、工厂和供应链,实际情形却并不容易。富士康在威斯康辛州投资100亿美元建厂,即便规模达到拟议的规模,连替换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产能的10%都做不到。

  卡尔潘指出,当美国政客们在辩论对中国封锁某些产品时,他们应该考虑相反的情况。当然,中国不可能在不损害自身经济的情况下,对美国利益采取报复行动。在经济增长放缓、全球逆风加剧之际,中国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不过,如果美国继续对华为这个中国的国家标志型企业和中国战略技术雄心的关键支柱采取强硬态度,不要排除中方至少提醒美国官员“橱柜里的火箭筒”。他说,美国可能成功拘留了一名中国公民,但是中国已经将美国的产业锁在链条里。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5010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