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孙若怡答中评:文化论坛促两岸走向相向之路

热点搜索

孙若怡答中评:文化论坛促两岸走向相向之路


台湾中兴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孙若怡(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海涵)日前,台湾中兴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孙若怡出席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合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承办、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等协办的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与会期间,孙若怡接受了中评社记者采访,她表示,中华文化论坛的寓意非常好,它旨在通过两岸学者的共同交流和观念汇通,找出一条复兴中华文化之路,进而让两岸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能够走向相向的一条道路。怎样让老一辈的学者将其观点传达给下一代,这是个很好的考量。

  据悉,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是2018年度北京大学举办的一场大型涉台学术和文化论坛,受到海峡两岸和华人社会的高度重视。论坛的举办旨在“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在为期两天的研讨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围绕“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与精髓”、“中华优秀文化与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建构”、“中华文化与两岸关系”等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另外,本届论坛还设有“两岸艺术家交流专场”及“中华文化与金融创新”分论坛。

  孙若怡对中评社说,中华文化论坛的寓意非常好,它旨在通过两岸学者的共同交流和观念汇通,找出一条复兴中华文化之路,进而让两岸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能够走向相向的一条道路。中华文化论坛已经举办了四届,在每一年的论坛中,与会者提交的论文代表着两岸政治发展、意识形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的发展趋向。两岸的相关学者几乎都在中华文化论坛上汇聚一堂,其背后的成本非常大。在这个有着巨大成本支持及众多专家汇聚的平台之下,未来或许可以让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更加具体地表达出其思想、创意观念,并加以落实,这样就更能够让中华文化论坛的基本初衷达到密合。

  她表示,中华文化论坛已经尽到了让两岸不同领域的学者们相互交流的责任,但是怎样在交流之后让各有所专的学者将其理念、认知、热情以及真正想要为祖国奋斗进而做一番事情的心愿落实下来,就是理想跟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我个人期望更加实际的工作。”

  孙若怡指出,中华文化绵延千年,还需要继续传承下去。新一代的年轻人可能对过去认识不深,怎样让老一辈的学者将其观点传达给下一代,这是个很好的考量,也是应该去做的一件事。

  “日后或许可以将论坛的部分名额留给两岸高校被选拔出来的一些做历史文化研究的同学,让其与学有所成的专家共同开会,”孙若怡说,这将不仅是一场普通意义上的交流会,而是有着深刻对话的一场会。这样的对话不一定是要根据文本或者是某种经典展开,青年学生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经验和所思所想来展开。“年轻人也许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可是年长的老师就可以在对话过程里面去引导他。”这种交流将会更加具体、更加细致,可以让大家了解年轻人的想法以及年轻人对现代社会质性层面的考量。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5080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