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未来应高度重视国际风险中的隐性面
中评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海涵)1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在京发布《中国海外安全风险蓝皮书》(2019)(以下简称:2019蓝皮书),并举行了中国海外安全高端论坛。现代关系研究院副巡视员李伟在“宏观视野:前瞻国际安全态势”环节中表示,面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风险,显性的风险固然需要注意,而隐性的风险在今年正在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这或许是我们在未来应对风险时需要高度重视的。
李伟表示,当前的国际风险可以被分为显性的风险和隐性的风险两种。显性的风险可以通过各种数据的分析得到,并可以清楚地呈现在世人眼前。显性的风险也被认为是常态的风险。对于一些长年处于高风险、中风险的国家和地区,我们保持着非常高的警惕性,同时也有着非常充分的应对措施。
但是李伟坦陈,近年来一些隐性的风险正在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这或许是我们在未来应对风险时需要高度重视的。
何为“隐性的风险”?李伟表示,西方国家现在正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表现为遏制中国的企业。实际上,这种对中国企业的遏制并不是正大光明的。无论是中兴事件、华为事件,还是其他的事件,都与西方国家对海外中国企业的监控有关。众所周知,2018年5月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成立了一个“五眼联盟”,现在已经扩大到了日本、法国、德国,扩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加强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监控。近一段时间,之所以一些事件频繁发生,就是因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把一些间谍的手段都用到了中国企业身上。部分西方国家的这种行为所带来的风险冲击,实际上不亚于我们可以看得到的显性的风险,而且这种隐性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中国企业在海外对于这种隐性的风险也要能够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李伟认为,中国企业在应对风险的时候,也应该看到,所谓的风险同自身也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风险的客观性和它的主观性是同时存在的。一些客观存在的风险同企业在海外的形象及其所作所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他还指出,海外的风险还有其自我特殊性。之所以有特殊性,是因为海外的风险还包括恐怖风险,而不同的恐怖组织政治诉求和追求是不一样的。恐怖犯罪跟普通的刑事犯罪有很大不同点在于,恐怖犯罪具有政治目标和政治诉求,中国目前在海外面临的主要的恐怖威胁实际上来自于搞民族分裂的这种恐怖威胁的状态。认识到这种安全风险的自我特点和特殊性也构成了我们认知海外安全风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是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的科研平台,围绕国家安全研究的重大问题,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开展研究工作。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11月,是中国人民大国家安全研究院与中海安(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主要从事中国海外安全风险研究的专业智库。研究所以“宏观视野,微观施行”的核心价值观,发挥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独特优势,以前瞻性的视野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研判、评估和应对,并通过科研成果的施行,推动境外中资企业海外安全工作体系化和标准化的建设。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5834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