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蓝绿都打初选延长赛 动机效果却不同
中评社香港4月11日电/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昨日,四月十日,对台湾地区来说,除了是美国颁布《台湾关系法》四十周年之外,还有两个重迭的政治活动。一个是昨日发生两场“英德之战”,其中一场“英德之战”是发生在国际场域,与台湾地区的政治完全无关,那就是由德国带头的欧盟领袖在昨日聚会,决定英国是否延后或无协议脱欧;另一此场“英德之战”则是发生在台湾地区,严格说来是发生在民进党的内部,是已经拖沓了不短时间,但却让人们兴趣盎然地观看的“总统”党内初选,蔡英文与赖清德两为参选人大明争暗斗。
其实,也是在昨日,不单止是在民进党内发生“英德之战”,而且在国民党内,同样也面对“总统”党内初选的复杂问题。实际上,昨日是星期三,这分别是国民党召开中常会,及民进党召开中常会(或中执会)的法定日期,蓝绿两党都面临“总统”参选人难产的问题。不过,蓝绿两党都在昨日,几乎是“步调一致”地作出延长“总统”党内初选日程的决定,还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不过,就动机和效果而言,国民党决定延长初选日程,是正面的事情,不但是有利于最后形成征召韩国瑜出战的共识,而且也可避免党的分裂,更是将可提升国民党胜选的机率——在“总统”大选方面,是韩国瑜将能“砌低”民进党的任一选将,甚至是战胜无党籍的柯文哲;在“立委”选举方面,国民党有可能会获得半数以上的议席,重新成为第一大党,并牢牢掌握立法主导权。而民进党再次延后党内“总统”初选,将对缺乏行政资源的赖清德极为不利,可能会拖疲甚至是拖垮赖清德,并催发党内矛盾,尽管民进党有着即使是在初选过程中厮杀得见骨见血,而一旦初选确定参选提名人,就必定会修补伤口,和好如初,枪口一致对外的传统,但由于赖清德的性格特强,倘又恰逢民进党败选,民进党的大分裂就将不可避免。
实际上,国民党的情势较为单纯。吴敦义似乎是已经想通想透,在昨日的国民党中常会上正式宣布不参加“总统”党内初选,并决定不执行原规划于昨日在中常会上通过“总统”提名作业要点与时程的计划,等待韩国瑜访美结束,再进行协调,力拱韩国瑜参选,再在本月二十四日向中常会提报“总统”提名作业要点与时程。虽然是有所延后,但并不影响原定的五月领表、连署、登记,六月办理初选,七月召开全代会的初选时程。
文章说,吴敦义为了将他这个决定的效应强化到最大,昨日刻意改变中常会的习惯,将原本不开放媒体采访的传统做法,突然改变为公开开放,以突出自己在会中宣布他没有意愿参选“二零二零”,比在会后才宣达更强的效应。在此背景下,已经为直接征召韩国瑜扫除了障碍,也等于是间接劝退朱立伦、王金平,从而实现“卡朱阻王”的最大目标。
实际上,吴敦义原本还是有暧昧的,是希望能透过力捧韩国瑜,将朱立伦、王金平的声望尽量“边缘化”。如果韩国瑜决定参选并当选“总统”,就是“造王者”,留芳万世。如果韩国瑜出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弃选,他就可在朱立伦、王金平的气势已经被“玩残”的情况下,利用党机器制造对自己有利的机制和氛围,将自己推出来参选。
但吴敦义的这个图谋却被朱立伦、王金平“看破手脚”。因此,朱立伦以退为进,声称支持征召韩国瑜,就不但可以营造自己“高风格”的形象,争取在韩国瑜当选后,可以获得好位置安排,而且也可在倘韩国瑜最后还是决定弃选的情况下,因为说过力捧韩国瑜的话,而获得“韩粉”的好感,从而接收“韩粉”的票源,在赢得国民党党内初选之后,在夺取“总统”大选的胜利。
王金平则是采取另一种手法,批评吴敦义没有明确宣布不参加“总统”大选,等于是保留参选的机会,等于是既“抬轿”,又“坐轿”,球员兼裁判。
应当说,王金平的批评比朱立伦的意图,对吴敦义更具杀伤力。而且从势头看,时势已经发展到了非韩国瑜出选不可的地步。一来是广大民众盼望绿地换蓝天,将“高雄发大财”的经验推广到全台湾地区,并嘉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二来国民党“立委”参选人希望韩国瑜的参选能够发挥“母鸡带小鸡”的作用,带动他们的选情。因此,吴敦义在明知道自己的民调极低之下,参选的机会已经很微,因而就不得不急流勇退了。
其实,就韩国瑜本人而言,也是渴望能参选的。但最大的障碍,是在竞选高雄市的承诺尚未能兑现。此外,自己当选“总统”并就职后,必须进行高雄市长补选,高雄市可能又将落入民进党人的手中。因此,有人提出,由其夫人李佳芬“代夫出征”,虽然遭到他否认,其实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文章说,而从种种迹象看,尽管朱立伦、王金平以至吴敦义都“求战心切”,但其实在期盼初始目标能达到的同时,却也有次一级的目标,那就是“行政院长”、“立法院长”。当然,还有与韩国瑜搭配,作其“副总统”候选人的考量。实际上,倘韩国瑜胜选后,就必须“组阁”,“行政院长”就是一个“香饽饽”。朱立伦曾经当过“副院长”,而且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升半级出任“行政院长”当可驾轻就熟。而王金平不久前突然爆料,声称在陈水扁时期,他曾三度获陈水扁邀请出任“行政院长”,可能也是在眼看争取“总统”提名权无望之下,“没有鱼,虾也好”策略意图的转变。
倘若国民党还夺得过半“立委”议席,“立法院长”就必定掌握在国民党的手中。因此,王金平以至吴敦义,都将会有此可能。但关键前提是必须参加“立委”选举并保证当选。在“单一选区两票制”下,参加“区域立委”选举的冒险性极高,只有被安排在“不分区立委”的安全名单内,才有保证。因此,王金平似乎是要以参选“总统”,来交换国民党中央再次为他修订党内规章条例,并让他再次循“不分区”方式参选并当选“立委”,为自己再圆“立法院长”之梦创造条件。
民进党则不一样。从昨日中执会通过“延长初选协调案”的决定看,不但是将“立委”与“总统”初选作业的时程互调,而且在“立委”初选时程已经明确在五月二十二日中执会通过“立委”提名案之下,没有明确提出“总统”初选的作业期程,原来是要等到国民党提出提名人之后,由原来的主动变为被动。
初选拖得越久,对拥有庞大行政资源的蔡英文越有利,相反对“一无所有”、单枪匹马的赖清德越不利,甚至把赖清德拖累拖死。英派的设想是,逼成“蔡赖配”,既要利用赖清德的票源,又要将他捆绑在自己身边就近看管。如果胜出,“副总统”没有实权,只是“备位元首”,当“总统”出缺时才自动递补,因而对蔡英文没有威胁。
这就是同样是拖延初选时程,国民党还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民进党却是充满独裁及退步意识到分野所在。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1808.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