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庆生:赖清德挑战蔡英文的“底气”何在?
中评社香港4月20日电(作者 罗庆生)在蔡英文与赖清德面对面的直接协调破局后,民进党中执会决议将已经展延过一次的“总统”提名初选,再次延到5月22日以后,以争取更多的协调与准备时间。民进党内担心火车对撞的焦虑情绪总算暂时缓解。而蔡英文原本被认为一人独大、稳被提名的选情,在传出可能“脱党参选”的说法后,外界才赫然发现原来是岌岌可危,很可能在初选中就被换掉。
何以至此?在民进党启动初选程序的第一时间宣布参选,被视为“意外”与“突袭”的赖清德,如何能在蔡英文掌握所有政治资源、台面政客几乎全部表态挺蔡的情况下,不仅没有被“团结”掉,反而让蔡英文对初选怯步,连“民进党有初选必定失败”的话都讲出来。
答案很简单,台面上民进党高官的权力来源是蔡英文,理所当然要挺蔡,但基层实际上却多挺赖,尤其是南部。因此表面上挺蔡的团结,进入初选后就会穿帮。“总统府”当然有自己的民调系统,数据和那些为“带风向”而刻意公布的不同。如果不是真实数据让蔡心惊,大概也不会宁愿被批评为开民主倒车,也要规避,或至少延后初选。
所以评估民进党选情的真正问题是:为何民进党基层挺赖不挺蔡?
“执政价值”的南北对立
台湾社会因为过于重视统、独争议,真正的政党轮替,也就是同时拥有行政权与立法权的民进党全面执政,又是到2016年才首次发生,以致学界与媒体对政党的执政路线缺乏关照。社会对民进党或国民党的政党属性到底是什么并不真正清楚。政党属性有左、右派的区分,以区隔两组不同的政治理念。例如美国共和党偏右,民主党偏左;选民则依据自己的价值取向,选择要支持偏右或偏左的政党。
政党的左、右派其实是个光谱概念,学术上缺乏精确的界定,但一般都同意,左派的诉求是改革,价值体系重视个人,强调平等、环保、人权、劳工与社会福利;右派立场则倾向稳定,价值体系重视团体,强调竞争、经济增长、本土与社会秩序。蔡英文推动的改革,包括削减军公教年金、修改劳基法、废核、环保减香、挺同、废死等所谓的“进步价值”或“执政价值”,都属于左派主张。这原本也没问题,只要民进党选民也支持左派价值就可以了。
但问题就不是。民进党前身,是国民党一党独大时期,所谓“党外人士”组合而成的非正式组织。简单来说,就是反国民党政治人物的结合,与他们的施政主张到底是左派右派,关系并不大。因此组党后,虽然党纲与政见可以或左或右的写一大堆,但核心理念就只有“反国民党”一项,这才是大家所共同接受的。如果民进党长期在野,这没问题;反正左、右派选民对政治的不满,通通可以归之为国民党执政的错。但2016年自己全面执政后,就不能再模糊以对了。当家作主必须决定施政路线,不能左右通吃。
然而民进党的选民结构,在北部固然是左派居多,蔡英文的同温层也在这里;但南部却多属保守右派。如此蔡政府选择左派价值施政,自然就会在南部撞墙。
南部那些保守选民,对蔡英文在年金改革时羞辱军公教相当反感。因为南部基层公务员与教师群中,支持民进党的并非少数。这些人在民进党发展过程中暗中支持,出钱出力,是南部成为绿营大本营的原因之一。但民进党完全执政后居然倒打一耙,将他们斥为“米虫”,削减他们的退休年金。
店铺与中小企业主,则对偏向劳工利益的劳动政策不满。南部消费不振,利润本来就薄,劳动成本增加太多,让他们经营愈来愈困难。而相对于大企业的多数挺蓝,这些小商家多半是绿营支持者。
更保守的基督教长老教会与各地宫庙,原本也是民进党的铁杆支持者。但蔡政府挺同志婚姻,在环保大旗下鞭炮不能放、香也不能烧,直接冲击他们的宗教信仰,对蔡英文只能摇头。
这也是独派对蔡英文不满的原因。强调“本土”的独派人士理所当然的是政治右派,他们支持赖清德并非仅因为赖自称“台独工作者”,还包括他的右派属性。事实上,赖清德这位“台独工作者”更强调的是“务实”部分,他在接受网红的直播节目访问中,说出“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才是真正在捍卫中华民国”,这是向“中华民国论述”靠拢,立场和主张“独台”的国民党本土派只在一线之间。
赖清德代表的,是南部民进党基层的右派主张。所以2017年赖一接任“行政院长”,就替军公教加薪3%,并再度修改《劳基法》,降低企业的劳动成本。但对挺同、反核、废死等蔡英文坚持的部分,则无能为力。在民进党左派的操作下,这些所谓的“人权”理念,已经成为具有道德高度的“进步价值”,不能质疑与反对。因而九合一大选,民进党在北部还能维持平盘,但在南部,却一反常态的大输。
对长远利益来说,民进党需要一个政策路线大辩论,决定自己到底是左派抑或右派的政党属性,以确认施政路线。初选辩论将是个很好机会,基层也高度期待,民进党高层能够利用这机会厘清他们的困惑。这就是赖清德挑战蔡英文的“底气”。赖在初选登记时表示他不是为了个人,而是回应基层焦虑,并非虚语。
这将使蔡英文陷入两难。她知道民进党南部基层对她“执政价值”的反弹,但又不能放弃,否则就是自我否定,将被北部的左派选民抛弃。蔡因此不愿掀到台面,坚持她身为现任“总统”,没办法和自己的“行政院长”在公开场合进行政见辩论,更不可能一起谈民进党政府3年执政的功过,拒绝初选的政策辩论。未来民进党初选会不会办辩论,还是直接进入民调,将成为观察蔡英文是否跛脚的重要指标。
民进党会不会分裂?
政党属性的左、右派区隔,代表不同政治立场与价值体系的对立。既然民进党的选民结构,北部是进步左派,南部则多属保守右派;那么民进党会分裂吗?
短
短期而言,至少这一次还不会。因为民进党虽然强调理念,但也是高度重视现实的政党,甚至现实到具有帮派特性。
由于长期在野,民进党还不理解“用人唯才”的专业,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他们对政府职位的理解就是“权力分配”,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理所当然。就如同新潮流系总召段宜康,在坚持拔掉韩国瑜北农总经理位置,换成他自己的人出任时所表示:政党轮替本来就该换人。至于换给谁,民进党是派系共治,执政的派系吃肉,其他派系喝汤。如果政府职位不够分,那么就想办法多弄些空缺出来。
民进党利用“立院”多数,立法成立许多如“年金改革委员会”、“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等新机构,并修改政务官任用法规,凭空创造出一堆无须经过公务员考试的政府职缺;或者将人塞进由政府主导的社(财)团法人、金融或公用事业机构任职。这些数以千计、月领七、八万乃至数十万的民进党人,大多不具备专业能力,纯粹是胜选后的酬庸,路线或左或右他们也不坚持,谁上位就听谁的。唯一的问题是,如果2020大选失利,那他们通通都要失业。
因而对他们来说,蔡赖之争只是争“吃肉”的权力,无论哪方胜出,只要民进党大选获胜,多少也能分配到一点汤喝,总比败选后连骨头都没得啃好。
这就是韩国瑜所说:“如妖怪般的愈合力”。民进党各派系无论初选时斗得如何凶,如何刀刀砍得见血见肉,大选时都会通力合作,就是因为这利益共享的帮派特性。因此,蔡、赖无论谁赢得初选,民进党都不会分裂,大家都会力拱提名人。
但是,蔡英文初选如果失败,选择“脱党参选”的机率也不高,若真干也只是自取其辱。只是现任“总统”无法通过提名而脱党参选,场面上很难看,喊喊可以增加讨价还价的筹码。至于现在的绿营政客们之所以期望“蔡赖配”,是因为他们认为,如此才能整合北部左派与南部右派选民,增加胜选机会,并非毫无悬念的挺蔡。
但长期来说,分裂是趋势。只要执政就会面临政策路线的选择,左、右派的价值体系是相互排斥的。蔡政府日前通过公投法修正草案,明定公投涉及人民权利义务者,不得违反相关国际人权公约及其施行法规定。这是要全民硬吞她所谓的“执政价值”,连在公投中投反对票的机会都没有。南部的保守选民怎么能接受?后续影响将很大,值得密切观察。
(作者 罗庆生,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中心执行长、助理教授)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264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