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弘庭深度解析蓝军韩流、台风背后的焦虑感
中评社台北5月9日电(记者 郑羿菲)中国国民党中常委、台北市议员徐弘庭接受中评社专访分析,今年泛蓝选民的焦虑感已达沸腾点,求的是2020“一定要赢”,认为非典型的政治人物在选举上可能较占优势,要一个强势的候选人,因此在政治经验、历练上较完整的前党主席朱立伦、前“立法院长”王金平就受到挤压,坦白讲这是国民党的大问题,我们让选民没有信心,要用超出体制的方式产生提名人。
徐弘庭认为,朱、王在如此逆势下仍参与初选,代表有自己的理念、对党有感情,他不认为两人会在最后关头分裂。现在“大部分”的国民党支持者在鸿海董事长郭台铭、高雄市长韩国瑜间陷入选择困难,但已决定的粉丝,是韩大于郭。
1982年生的徐弘庭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学系,曾任前“立委”周守训特助,2008年连胜文出任悠游卡公司董事长时,徐弘庭被聘为特助,是连的重要幕僚。徐弘庭曾任国民党第一届青年团副总团长,现为国民党中常委,并在2018年成功连任第二届市议员。
徐弘庭接受中评社专访时分析,今年国民党出现比较极端的状况,就是过去我们认为党内较资深、历练较完整的前辈们,遇到泛蓝选民的焦虑感已达到沸腾点、临界点,这个焦虑感就是“一定要赢”,从2018台北市长选举、高雄市长选举来看,泛蓝选民在思维上有个偏差,认为非典型的政治人物在选举上可能较占优势,传统典型的政治人物没办法因应,因此民众在2020把政治人物的经验、能不能打选战,这两件事情拆开来看。
徐弘庭指出,为什么泛蓝选民这么期待一个强势的候选人?原因就在退休军公教认为政府在解决公众政策能力上,是在做政治操作,但蓝营的要角们没有协助处理,所以认为蓝营必须要有强势的候选人,这也是在马英九执政后,普遍蓝营选民的倾向。
徐弘庭说,朱立伦、王金平在政治经验、“治国”能力、政治内的运作上都是很娴熟的角色,政治上的经验朱、王可以说都大于可能胜选的郭台铭、韩国瑜,朱可以说是国民党的安全牌,但在泛蓝民众焦虑地渴望赢2020情况下,当民调做出来三足鼎立时,朱还不一定能赢无党籍台北市长柯文哲时,民众就会觉得不能这样,因此就去支持一定会赢的人,朱便受到挤压。
徐弘庭坦言,国民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代表国民党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让我们的支持者、选民没有信心,因此要用超出体制、惯例的方式选出最有可能会赢的人选,所以才出现所谓的征召的动作,“泛蓝民众认为经过这几年下来,“国家”乱到一个极致了,我们先选一个会赢的,再来考虑这个人怎么把团队组好,建设‘国家’。”
至于怎么看朱立伦、王金平对这种态势的反应,最后会不会有分裂或脱党参选的情况?徐弘庭认为,以目前整个媒体声量,这些人不清楚态势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对朱、王抱持着比较尊重的态度来看,朱、王不会脱党参选,以王金平来讲,很多深蓝选民、大概20%的党员对王不是很谅解,但王还愿意参加国民党的初选,这表示王对国民党是有感情的。
徐弘庭说,朱立伦在今年这种极端情况下,这张安全牌不被选民放在优先名单中,以朱的个性,应该会尽全力表现到最后、把理念告诉大家,去建构自己的未来可能性,毕竟朱还是比较年轻,虽然结果可能不如预期,但至少想表达的都表达了。朱、王在这样的逆势下,仍然参与初选,代表他们具有一定的理念,不然以机会主义者来说早就退了。
徐弘庭指出,韩国瑜的优势在于声量非常高,也有很多很强烈能以一挡百的粉丝,因此韩在宣传能力上是很强的,而韩在认定问题、善用庶民语言也是大家有目共睹,虽然劣势是只担任高雄市长5个月,但民众也慢慢地看到韩招商、贸易、路平等成绩;郭台铭则是以鸿海集团董事长的身份展现其人格特质、强势领导、执行力、管理能力等优势,但弱项就在民众不清楚郭对许多公共政策的态度是什么,这些有待郭去经营。
徐弘庭笑说,坦白讲郭台铭与韩国瑜是两个非常完美的组合,你看一个人有很强的执行力、管理能力、执行政策的意志力,若再搭配一个有强大渲染力、政治影响力、认定问题能力强、又能使用庶民语言的人,这两个人结合在一起是很完美的,但很可惜在初选这一局彼此是对手。
近期韩国瑜遭质疑的新闻频传,包括在高雄自由经济贸易区等议题,挺韩的风向有改变吗?
徐弘庭认为,台湾媒体环境两极化非常严重,我们可以观察到,偏绿营的民众看到的是议员翻白眼、韩一直说发大财,但偏蓝营的民众则是看完整段10多分钟的质询认为看起来不是那个样子,对韩有没有伤?他只能说至少在铁粉里是无伤的,关键在中间选民的态度还要观察,因为中间选民对党内初选比较没有态度,在初选阶段差异应不大。
至于党内对支持郭台铭、韩国瑜的比例,徐弘庭指出,大部分的泛蓝支持者可能有所喜好,但并不太谈,“整个党都还满安静的”,除了特定的韩粉情绪比较浮动声量比较高外,泛蓝民众应该都还在思考中,“大部分的支持者还没决定挺郭还是挺韩,但已经决定的部分,很明显韩大于郭。”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424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