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图首 > 游神州海上第一屏 品两岸无限深情

热点搜索

游神州海上第一屏 品两岸无限深情


半屏山一景(中评社 海涵摄)


半屏山一景(中评社 海涵摄)


半屏山一景(中评社 海涵摄)


同根同源碑(中评社 海涵摄)


盼归亭抒感(中评社 海涵摄)


盼归亭(中评社 海涵摄)


半屏山一景(中评社 海涵摄)


半屏山一景(中评社 海涵摄)


百龙广场(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温州7月10日电(记者 海涵)有民谣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9日下午,“聚焦浙江大湾区”两岸新媒体联合采风团一行来到了位于温州市的大陆半屏山参观。

  半屏山是温州市的代表性景区之一,台湾省高雄市也有半屏山,两地地名相同、语言相通、习俗相似。《江南靖士诗稿·题半屏山》:“世客休论判破因,就中事理最难陈。好屏半在洞头县,残壁一遗台岛滨。欲唤归来犹隔海,倘为离去若亡唇。两边相望茫茫水,何日才逢璧合辰。” 从温州市的状元岙港到高雄港的距离只有138海里,是浙江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特殊的海洋区位,两岸千年相连的血脉、保护完好的原生态海岛旅游资源,兼之闽南和东瓯相融的独特民俗文化,使半屏山形成了极强的商贸、人文、旅游魅力。

  半屏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岛屿,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平均0.58公里,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游半屏山分为海上游览和登岛游览两种方式。半屏山犹如屏障横断大海,威镇巨澜,怒截狂涛,气势雄伟,险峻壮观,半屏山景区的主要景点也在东南面的断崖峭壁上,刀削斧劈,直立千仞。连绵数千米的绝壁依次展开惟妙维肖的迎风屏、赤象屏、孔雀屏、鼓浪屏等巨幅岩雕画屏,是目前发现的全国最长最大的海上天然岩雕,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

  半屏山为什么山成两半,隔海相望?当地人会有这样一个传说:半屏山原是一个完整的小岛,岛上的人生活安宁。然而某一天,一条毒蛇占据了岛上的深洞,残害生灵,糟蹋庄稼。龙王和雷神奉命除恶,几番较量后,毒蛇逃入深洞不敢再战。龙王把龙尾伸进洞内一腾跃,将岛扫飞了一半,雷神趁机把露出海面的毒蛇击毙。从此,半屏山只剩下了一半,另一半则飞到海峡对面的高雄去了。
 
  两岸同胞因半屏山结缘的故事数不胜数。在半屏山顶,记者看到了“同源同根碑”,碑上刻有“两岸半屏,乡音乡情,珠联璧合,共赢荣景”的字样。当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0年,高雄市半屏山参访团一行35人赴浙江温州参加活动。在此期间,他们签署了《两岸半屏山合作协议》,商定以半屏山结对为起点,促成温州与高雄在旅游、经贸、文化、农业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其中最有仪式感的活动,莫过于两岸同胞在洞头半屏山同注海峡水,共植相思树,并立下了《同源同根碑》。

  同样在2010年,当时已82岁高龄的“乡愁诗人”余光中到访温州。因长期居住高雄,余光中对左营半屏山十分熟悉,也一直对大陆半屏山心神向往,所以特地前去参观。游览途中,他对半屏山的景色赞不绝口,回台湾后写下“洞天福地,从此开头”8个字,作为他对“洞头”地名的全新阐释,成为两岸半屏山文化交流的又一佳话。

  此外,半屏山顶还建有盼归亭,表达的就是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怀抱,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

  山顶百龙广场也寓意两岸不可分离。广场占地约600平方米,广场上的双龙环璧,高10米,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双龙象征两岸半屏山,默默对望,深情无限,互诉思念之情,期盼两屏合圆。

  据了解,景区还建有“海上岩礁园”,荡舟观浪,听涛赏景,堪称奇绝。景区西部的大沙龙沙滩曲长宽阔,沙细色纯,可捡螺拾贝,捕捉海味,戏耍、冲浪,妙趣横生。故有诗曰:“丹浮碧水白云间,搏浪轻鸥意自闲,一眼沙平堪画处,诗意醉在半屏山”。

  半屏以泛舟环岛观光最好,因多数景点分布于岛东侧的强海蚀岸带,从 海上仰观气象维肖,势尤奇险。景点共17处,其中1处系清代军事遗迹,称白 露门炮台遗址,位岛南端。游客由洞头码头乘船出炮岙门,首先见岛东北端一巨 礁耸立,形如风鼓大帆,称“一帆峰”。与峰相对有渔翁岩,似渔翁席地而坐, 构成一幅天趣盎然的“渔翁扬帆”图。沿岸礁岩错出,巨壁如画,位移景变,令 人目不睱接,其象形奇异有如泥牛入海、八仙过海、映霞屏、孔雀屏、虾将岩、 海鸳鸯、海猪槽、黄金印、龙宫门、迎风屏、听潮屏等。其中,以“黑龙腾海” 堪称奇观,峭壁上显露大片黄色崖石背景,夹一条长约百米的黑色岩脉,其势左 高右低,岩脉一端又酷似龙头,远望其姿如大泼墨之黑龙,腾跃扑海。岛西南拨 浪鼓屿海区水清浪平,为海上垂钓区。韭菜岙大沙龙沙滩位岛西北部海岸,又名 千步沙,沙质细软,是游泳冲浪的好场所。在此观隔岸洞头渔港,亦称美景。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947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