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透镜评论:从斗兽场看古罗马的兴衰
中评社香港8月10日电(记者 林艳)位于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的斗兽场是古罗马帝国和罗马城的象征,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曾被称为外国史上最血腥的建筑。古罗马帝国早已灰飞烟灭,看着矗立在眼前的这个巨大斗兽场虽感震撼,但想象着曾发生在这里的角斗暴力画面依然令人不寒而栗,究竟那个时期的古罗马帝国为何会追逐人与兽的残酷斗争?若要解开这个问题的答案,还须追溯到古罗马文明中最具争议的部分。
罗马帝国由罗慕路斯(Romulus)大帝建立,他与胞弟雷姆斯(Remus)一起由母狼救活喂养。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对后世的文明影响巨深。直到1960年罗马奥运会还可以看到母狼喂育两个孩子的会徽。罗马的狼性交织着刀光剑影、争夺权力的历史波澜,也给后世留下了扩张、侵略的印象。
据史料记载,公元64年,尼禄皇帝统治下的罗马西起不列颠,东到耶路撒冷,成为西方从未有过的大帝国。然而,在他统治罗马的14年中,民不聊生,他的偏执多疑、残暴无情险些断送了这个帝国,他也因为众叛亲离而自绝。在他死后的这一年,罗马帝国发生了残酷的皇位争夺斗争。一个个政权在腥风血雨中被推翻,公元69年也成为了4名皇帝走马灯的一年。最后,在乱世之中涌现出了另一位古罗马皇帝,即精明强干的韦斯巴芗登上皇位,重建了帝国的权威与秩序。为取悦凯旋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他启动了一个耗资巨大的争取人心的工程,下令修建一座罗马帝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致的、最巨大的“人民乐园”——克洛赛斗兽场。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斗角场,建于公元72年至80年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平面呈椭圆形,长轴188米,短轴156米,中间还有一个长轴为86米,短轴为54米的沙地,供角斗士和野兽搏斗用。庞大的建筑体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外墙高度57米,相当于19层楼房那么高。场内可以容纳近十万名观众,堪比现代世界最大的体育场容量。60排座位被分成5个区,最下面一区是皇帝、主教、市长和官吏的特别席,第二、第三区是骑士和罗马公民的席位,第四区以上才是普通民众的席位,但也仅仅是一个只能站着观看的看台。看台下面有80多个囚室,用于囚禁角斗的奴隶和猛兽。据记载,为了庆祝克洛赛的竣工,进行了100天的狂欢活动,上百名角斗士、五千猛兽渲染沙场。
为什么古罗马人民会乐忠于观看这个竞技场上演的血腥残酷角斗比赛呢?有史学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古罗马文化最尊崇的是战斗和死亡,他们在尚武和残忍气氛中长大,从小就痴迷于观看血腥的场面。对于当时的罗马公民,暴力是家常便饭,欢乐的去处很少,动乱经常发生。观看角斗表演成为了古罗马人日常娱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组织民众前往观看“比赛”也成为了当时统治者引导民众转移生活焦点、发泄不满、转嫁仇恨的一种方式。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源源不断的珍奇异兽被送进斗兽场,不仅有狮虎这样的猛兽,还有犀牛、大象、蟒蛇等。为了从这种残忍的决斗中获得“乐趣”,无所不用其极。一场场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留下了一具具奴隶的尸体。然而,人兽搏斗、大规模处决和角斗士对决这些被罗马帝国皇帝们示为大罗马精神的血腥表演,却也在悄悄地揭开罗马帝国覆灭的历史篇章。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斯奴隶起义爆发,这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斯是一名角斗士,他从最初率领78个角斗士起义,很快发展到 9多万人。他对他的伙伴们说︰“宁为自由战死在沙场,不为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这次奴隶起义在罗马各地坚持战斗达2年之久,给罗马奴隶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圣人贝达在其诗集中写道,“何时有竞技场,何时便有罗马,何时竞技场倒塌,何时罗马便将灭亡。”从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帝国的皇帝将竞技庆典活动规定为节日开始,至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灭亡,经过几百年的暴力文化的浸透变异了罗马民众的心态,泯灭了罗马民族的同情心。这些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运到罗马的猛兽,也使得罗马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罗马帝国力量无比,权利无边,足以征服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能够驾驭自然界一切生物。这种狂妄与轻敌,也快速地瓦解了这个曾经称霸世界的民族斗志和战斗力。公元404年,斗兽场举办了最后一场比赛。几年后,西哥特人在匈奴驱策下入侵,彻底洗劫了这座“永恒之城”。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207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