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进口大豆油和其他三种主要油类是取消关税配额管理

热点搜索

进口大豆油和其他三种主要油类是取消关税配额管理

中国新闻社,北京,8月10日/作为世界主要农产品进口国之一,中国农产品进口政策的调整必将引起国际关注。 8月7日,据商务部官方网站报道,商务部研究起草了《修改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2003年颁布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为了有效实施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建立统一、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测、非歧视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制度,中国政府对小麦、玉米、大米、豆油等农产品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不仅将豆油等油脂产品从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清单中删除,而且对配额授权部门进行了重新规范 国内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第三条规定:“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的农产品是小麦(含面粉和谷物,以下简称小麦)、玉米(含面粉和谷物,以下简称玉米)、大米(含面粉和谷物,以下简称大米)、糖、棉花、羊毛和毛条。” 与原《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相比,原第三条规定:“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的农产品品种有:小麦(含面粉和谷物,以下简称小麦)、玉米(含面粉和谷物,以下简称玉米)、大米(含面粉和谷物,以下简称大米)、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糖、棉花、羊毛和毛条。” 由此可见,在征求意见稿中,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均从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名单中删除。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过去石油产品的进口配额管理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国食用油冲击国内市场。 然而,随着国内食用油行业的不断发展,进口石油的竞争力已经大大削弱。 “目前,进口食用油的价格通常高于国内油价,利润空也较小 因此,自由市场竞争可以充分实现。 ”商务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剑平对《国家商报》记者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取消部分农产品进口配额与扩大对外开放是一致的。 “过去十年左右,中国石油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包括天津港和青岛港。还有许多外国石油企业。因此,取消配额管理将有助于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也将迫使国内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上半年农产品贸易逆差增加。虽然中国曾经对石油产品实行进口配额管理,但数据显示,食用植物油的进口增长率相对较高,有些石油产品的进口增长率甚至超过50%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086.5亿美元,同比增长1.4%。 其中,出口368.1亿美元,下降2.5%。进口718.4亿美元,增长3.5%。贸易逆差350.3亿美元,增长10.6% 以油品为重点,数据显示,上半年食用植物油进口492万吨,同比增长37.0%,进口量31.7亿美元,增长17.3%。出口11.8万吨,下降21.7%,出口1.2亿美元,下降19.7%;贸易逆差30.5亿美元,增长19.5% 其中,进口棕榈油332.3万吨,增长33.1%。植物油进口总量74.3万吨,增长32.8%。葵花油和红花油进口54.6万吨,增长57.1%。豆油进口25.9万吨,增长48.0% 李国祥告诉《国家商报》,尽管中国的石油生产加工能力和技术相对较高,但农业资源的整合仍有待提高。 “特别是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对高端食用油的需求也会增加。对于这部分需求,我们仍然依赖进口 记者还注意到,在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Draft for Comments)中,棉花、糖、玉米和大米仍在进口配额管理名单上,但配额管理部门改为商务部(糖、羊毛、毛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小麦、玉米、大米和棉花),进口配额的转让无需审批。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公司研究员施立红认为,从国家农产品进口管理的趋势来看,更换管理部门和转让部分贸易权不需要审批,使得农产品进口配额管理更加市场化 降低一些农产品的进口配额控制是对该国扩大进口和开放市场呼吁的回应。 (资料来源:国家商业日报)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211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