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珍惜香港”是市民共同愿望
林郑月娥昨日下午在添马政府总部举行《行政长官2019年施政报告》记者会(中评社 张心怡摄)
林郑月娥昨日下午在添马政府总部举行《行政长官2019年施政报告》记者会(中评社 张心怡摄)
林郑月娥展示施政报告(中评社 张心怡摄)(中评社 张心怡摄)
林郑月娥昨日下午在添马政府总部举行《行政长官2019年施政报告》记者会(中评社 张心怡摄)
林郑月娥展示施政报告(中评社 张心怡摄)
林郑月娥昨日下午在添马政府总部举行《行政长官2019年施政报告》记者会(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10月17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并于下午三时在添马政府总部举行《行政长官2019年施政报告》记者会。林郑月娥指出,新一份《施政报告》的标题是“珍惜香港,共建家园”,“珍惜香港”既是一个呼吁,亦是香港市民的共同愿望。无论政治立场如何,都希望市民能够放下分歧,寻求方法一起为香港找出路。
林郑月娥谈到,过去几个月,香港纷争不断,面对着持续升级的暴力,大家都忧心如焚。“香港作为我们的家,我们这一片热爱的土地,决不是一堆房屋,亦不只是《施政报告附篇》中涵盖的其他政策措施。”林郑月娥说,这个家应该包含着大家对于多元文化、自由开放、法治、公平公正、互相尊重和包容等价值的重视,这是香港重要的精神面貌。
“经过了这几个月,我考虑到我们在施政方面是要多聆听市民的意见,不应该过分以我们官方的想法为主导,为市民服务。”林郑月娥表示,这几个月严重的社会纷争对香港珍而重之的价值发生了一些冲击和挑战。她深深明白作为一位从政者不时要醒觉,要确切地掌握民情,亦体会到就算有良好意愿,都必须要开放、包容,纵使重视行政效率,亦必须要耐心聆听。
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分享了筹备此次《施政报告》与以往工作的分别。第一,是摆脱了传统的官方思维,放胆采纳一些以往政府往往有保留、但其实又是不少市民乐见的政策措施。例如,突破思维、大胆地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一些私人土地来兴建公营房屋;让市区重建局在重建项目中提供一些资助房屋给合资格人士;为轮候公屋家庭和其他居住环境差的低收入人士提供恒常现金津贴或坊间争取的租金津贴;北大屿山干线、将军澳隧道豁免收费,让驾车人士、营业司机或公共运输交通更畅通无阻使用这些政府的隧道或管制区等。
第二,以往是认定一个工作、一个措施对公众有利,在大量的筹备或谘询工作,特别是内部的研判工作后,作了决定、拟定了细节,然后就出台。而今年的《施政报告》中,部分措施仍然很值得做,但都留有一个讨论空间与民共议。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日大屿愿景”下的交椅洲人工岛填海,为了能够持续供应土地,交椅洲人工岛填海是不能够放弃的,因此特区政府增加了公众参与。一方面,搭建平台与不同的专业人士,特别是青年人共同讨论构建“明日大屿”交椅洲人工岛上的规划;另一方面是研究如何把在人工岛填海上所建的楼宇和香港市民的置业或者安居诉求连系起来。
林郑月娥强调,《施政报告》只是一个开始,《施政报告》中提出了一些措施去处理社会最关注的问题──土地房屋问题,亦提出了新的处事方法,希望能够和社会各界更多互动。“我会邀请社会的领袖、专家和学者成立一个独立小组,深入检视和研究其他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有关的筹备工作已经展开了,希望能够尽快成立这个独立小组进行有关工作。”
林郑月娥提到,和平、理性的市民对于目前香港的状况,甚至对于特区政府或者她本人都感到不满,这是因为大家都视香港为家,亦是她出席第一场“社区对话”聆听市民发言后最大的感受。她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以不同形式就广泛议题,包括在这一本《施政报告》里提出的议题,与市民对话。
“我们很担心见到有少数的人将暴力升级,或者有些人不喜欢听到政府谴责暴力,但是面对越来越多暴力的行为,我们真的要问,暴力可以为香港带来什么?暴力能够解决我们现时的矛盾吗?抑或反而令大家距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呼吁市民珍惜这个城市,一起让香港回复平静。她强调,在区议会选举快将举行之际,香港更加需要一个和平安稳的环境。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381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