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图首 > 中评镜头:天津是万国建筑博览馆

热点搜索

中评镜头:天津是万国建筑博览馆

张学良故居在天津(中评社 郭至君摄)

天津处处可见欧式建筑(中评社 郭至君摄)

欧式建筑(中评社 郭至君摄)

天津五大道的民园广场(中评社 郭至君摄)

横跨海河的欧式风情的大桥(中评社 郭至君摄)

天津原来的意大利租界区留下了许多意式建筑(中评社 郭至君摄)

来杯巴伐利亚的啤酒么?(中评社 郭至君摄)

意式建筑(中评社 郭至君摄)

意式建筑(中评社 郭至君摄)

意式建筑(中评社 郭至君摄)

意大利式的中心广场(中评社 郭至君摄)

天津有个小意大利(中评社 郭志君摄)

  中评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 郭至君)魅力天津,建筑博览。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哥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等建筑形式在天津都有展现。因为历史原因,这里有英、法、美、俄、意、奥、比、德等国的历史风貌建筑872幢、156万平方米。而在一座城市中,保存着大量民族风格的古建筑和如此众多的西洋建筑,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不多见的,故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其中,天津的五大道有我国保留最完整的洋楼建筑群,如今,“五大道”已经成为了天津小洋楼的代名词,在五大道可以看到众多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等等。天津五大道曾经是英、法、日等国加租借地的高级住宅区,五大道其实是由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六条大道组成,统称为了“五大道”。五大道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中,见证了众多的历史人物,这里成为了他们的租借区、避风港,可退,可守。如今漫步在五大道,会让人感觉走在欧洲的小镇。

  1860年,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各国列强纷纷来到天津抢占地盘,在这里兴建银行、商店、开通航运。对于天津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殖民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痕,也让这座城市,文化、建筑、经济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时至今日,这些老建筑虽然已经烟熏火燎,但是仍然能从中窥见一斑。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5418.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