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万安伦答中评:要向台湾青少年供应精神养料

热点搜索

万安伦答中评:要向台湾青少年供应精神养料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万安伦教授(中评社 沈而忱摄)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万安伦教授(中评社 沈而忱摄)

  中评社香港11月7日电(记者 沈而忱)日前,由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两岸出版与人文智库论坛在厦门召开,60余位两岸出版业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展开研讨与交流。会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万安伦教授在接受中评社访问时指出,出版人肩负着传播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社会责任,从形式制作到内容生产,出版界都有大量且艰巨的任务要完成。

  当前,两岸关系日益复杂,“台独”势力抬头,民进党当局大搞“去中国化”,万安伦表示,论坛在此时召开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是点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二是两岸就出版人该有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感达成了共识。

  万安伦指出,传播和传承文化是出版最基本的功能。出版事业可以作为桥梁和纽带,将同根同源的两岸连接起来。虽然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从硬质,发展到软质,再到现在的虚拟和数字载体,形式一直在变,但出版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本质不变。由此可见,出版的意义非常之大,它承载了中华的文明。而出版人的文化使命,就在于他们有责任传播与传承中华文明。

  万安伦续指,既然出版人肩负着文化使命,必要时就不能太注重商业利益。落实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大陆需要与台湾合作出版少儿图书,向台湾少年儿童供应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精神养料。万安伦反思,为什么台湾青年接触到的都是“去中国化”的书籍,诚然民进党当局有很大一部分责任,但我们对两岸出版合作业没有足够的重视,既没有出版台湾儿童喜欢看的东西,也没有注意到他们在读什么,没有把好关。
  谈及数字化出版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万安伦表示,传递的方式不同,承载的内容往往不一样,一种新技术、新传媒载体的出现,如果利用得当,对于信息传输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他举例道,《京华烟云》这样的大部头,大部分年轻人都读不下去,但如果结合新媒体“碎片化”的传输模式,用一种新的内容形态,把这种能展现中国历史风貌的内容做成年轻人愿意看、看得下去的产品,相信会使台湾年轻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好感和兴趣。万安伦说,由此可见,出版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从形式制作到内容生产,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完成。

  对于两岸出版的合作,万安伦提出了五个路径。一是传统文化出版合作,利用共有的文化资源,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培养两岸读者共同的价值观;二是少儿出版合作,大陆出版社不要过分追求商业利益,”从娃娃抓起”,通过价格优势和品质优势,进入台湾童书市场;三是教育出版合作,还原历史和真相,客观展示大陆对台的亲善及日本殖台50年的血腥历史;四是数字出版合作,利用大陆的新技术去影响更多台湾民众;五是展开出版领域的学术研究合作,为中华出版重回 “人类出版峰巅”而共同努力。

  “两岸出版合作是两岸文化交流的基石。”万安伦总结说,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基础性的工作做好,积极承担文化使命,促进两岸文化融合。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689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