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美观台选后:美台关系提速驱动与刹车何在?

热点搜索

美观台选后:美台关系提速驱动与刹车何在?

美智库举办评估台湾选举结果研讨会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萨特分析美台关系提升的驱动力和剎车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石明凯给提升美台关系支招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美国众议员约霍在研讨会上致辞

  中评社华盛顿1月14日电(记者 余东晖)主打“抗中亲美”牌的蔡英文连任后,美国台海问题专家预期,美台关系会延续过去两年显着提升的势头,美中竞争对手关系成为美台关系提速的主要驱动力,但很大的刹车仍存--中国大陆日益强大的实力。美方专家因此劝告,尽管美国政府不再像以往那样顾忌提升美台关系会激怒北京,但为了避免因台湾问题发生美中对抗,美方依然应当谨慎行事。

  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和全球台湾研究中心13日举行的“评估台湾选举结果”研讨会上,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萨特(Robert Sutter)分析了台湾选后美台关系的走势。他认为,此次选举结果将使台湾的政策保持连续性,美台关系当然会继续提升。

  过去两年,美台关系提升已成事实,用台湾驻美代表高硕泰的话说,就是台美伙伴关系“更公开化、更多元化、更制度化”。自称观察美台关系超过40年的萨特说,尽管美方对台手法还不算高调,但美台关系提升之显着是“前所未见”的,包括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最新的祝贺蔡连任的声明。他说,以往通常扮演限制美台提升关系“守门员”的美国国务院,现在似乎成了推进美台关系的“前锋”。

  美中战略竞争成为美国提升对台关系的主要驱动力。萨特分析,有四大驱动力过去几年变得更强烈:第一,美国认为北京对台施压,改变了台海现状,美国不想看到;第二,中国成为美国战略对手,台湾的地理位置对美国推行印太战略至关重要;第三,台湾民主和自由经济,对于正与中国进行价值观和国际秩序竞争的美国更显重要;第四,美方高官觉得与台湾发展关系,可以给对手中国施加代价。

  与此同时,过去四十年限制美台提升关系的“刹车”因素却在削弱。萨特指出,过去美国政府不愿因为与台湾推进关系而惹恼中国,也不愿因此让区域其它盟友担心,但现在特朗普政府不再那么顾忌中国的不满了。美方对蔡英文也不像当年对陈水扁那样,担心支持台湾会被利用于其内部政治目的。

  萨特承认,中国大陆日益强大,仍是制约美台提升关系的很大刹车,所以美方在推进对台关系时依然不得不小心谨慎。他认为,过去几年美国国会与政府似乎形成共识:“推进美台关系是正当的,但应当逐步推进”。美国还没有公开改变“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美国不同政府对其“一中政策”的解读有所不同,时松时紧,而现在正处于“更灵活”的阶段。

  综合考量驱动与刹车,萨特相信,美台关系今后几年会更强劲,但美国仍会在“自己的一中政策”的界限内行事,但“一中政策”会被更宽泛地定义。

  展望未来美台关系面临的不确定性,萨特表示,有三大变数。选前美方会担心台湾新领导人可能走向不同方向,但现在蔡连任,第一个变数已不存在。第二大变数是特朗普和美国大选。特朗普非常不可预测,被认为有可能与北京做交易而牺牲台湾。今年底美国大选,如果民主党胜出,民主党政府会否像以往那样更包容北京而限制台湾?萨特认为,不管怎样,美国国内已经形成的对华强硬和不信任北京的共识,都会限制特朗普或民主党总统做不利于台湾的事情。

  第三个变数来自北京,萨特表示,相信北京总体对台手法会继续。他称,过去两年,尽管特朗普政府不断冒犯中国,但中方依然尽量避免与美国产生正面对抗。所以他认为,如果美方能够谨慎处理与台湾的关系,未来推进对台关系的行动,应当不会马上招致北京的激烈对抗。

  虽然主流美方学者依然坚称美国不应改变“美国的一中政策”,但美国有不少激进的亲台国会议员和学者正在鼓吹在北京看来一定是不能容忍的对台提升关系手法。

  曾鼓吹“承认台湾是个国家”的美国众院外委会亚太小组共和党首席议员的约霍(Ted Yoho),当天在这个研讨会上表示,会继续推动“承认台湾是个国家”。尽管这位亲台议员即将退休,但约霍的主张在美国国会并非没有应和之声。

  美国众议员夏波(Steve Chabot)与众院外委会亚太小组主席薛曼(Brad Sherman)已提出“台湾使节法”(Taiwan Envoy Act),要求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处长任命案需经参议院确认,且其身分等同于无任所大使。美国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据报计划推出“台湾主权象征法案”(Taiwan Symbols of Sovereignty Act),想松绑美国“一中政策”对台湾“主权象征”的限制。

  在这个研讨会上,如何放松对“美台非官方关系”下的各种限制,成为美国学者谈论未来提升对台关系的方向。2049项目研究所执行主任石明凯(Mark Stokes)建议美国官方“认真考虑”以下方面:美台高层决策者签署“联合声明”或“联合公报”;实行AIT主席挂职助卿或次卿的“双头衔”(dual heading);组成更多高层委员会等机制,推动人文对话、供应链安全合作、军工产业合作等;民间层面组建“美台关系全国委员会”;扩展美台与第三方的三边对话,如美台菲对话。

  这位亲台学者认为,美国基于“非官方关系”的许多对台限制做法是自我施加的,有些现在已经改变,比如现役军人不能派驻AIT台北办事处,但大量限制仍然存在。他甚至称,即便是像美国部长、副部长访台之类的事情,“如果我们说是非官方的,那就是非官方的。”

  曾在美国驻华使馆和五角大楼任职的石明凯还强调,美军应做好应对解放军“万一”对台动武的准备,同时帮助台湾准备,“这是今后六个月尤其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841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