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令人疑虑的改变台海现状意图
蔡英文
中评社香港1月17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时评说,高票获得连任的蔡英文,在接受BBC英国广播公司专访时,意气风发地说,“我们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称自己是‘中华民国台湾’”。此处的“中华民国台湾”,虽然早先她已多次使用,但向外国媒体做出这样的表示,听起来实在像是宣布“新国号”。如果是,那么被国际各方视为改变台海现状,就在所难免,对台海局势所将产生的新冲击,对台湾安全所将面临的新压力,就很不可测,而且很危险。
参与过李登辉“两国论”和陈水扁“一边一国”说”,也历经这两轮意图改变台海现状的主张所引爆台海危机的蔡英文,不会不知道片面改变现状对台湾是何等危险,这是刻意激怒大陆,以及违背对美国的承诺,也就是同时招惹“敌”与友不满。因此,相信无论是她自己,或是当局有关方面,一定还会继续强调,“国号是中华民国”,最大公约数是“中华民国台湾”。不过她的真正方向究竟如何,必然受到海峡对岸、国际各方、台湾各界的高度关注。
所谓“中华民国台湾”,正是“两国论”里面的内容。李登辉在位时,尚称“中华民国在台湾”,用形容语气的方式,可以自我辩护没有更改“国号”,用来掩饰改变现状的意图。公元两千年李卸任后,才直接说出“中华民国台湾”之词,只是他已卸任,没有引起太多注意。2018年8月,原邦交国蕯尔瓦多弃台投陆,蔡英文以现任执政者之姿做反应时,四次提出“中华民国台湾”,就令人注意。这次大选期间,她又不断提出这个概念,更在选后对外媒高调做出表示,颇有推进“两国论”的姿态。
“两国论”还主张不要强调传统的说法,就是“中华民国”自1912年就已经存在。用意是割裂两岸的历史和政治连系。这项主张在去年蔡英文的双十祝辞,首度表现得非常清楚,祝辞的主旨是1949年以来的“中华民国台湾”的七十年,至于此前的北伐、抗战等“中华民国”重要历史,都已不在蔡的论述之内。
这么一来,本已不稳定的台海局势,持续走向不可测就免不了。固然可以相信,蔡英文挟高票之势,她的说法在台湾社会是可获得多数支持,但是做为执政者,是否应该以审慎为上策,恐怕是不能不多作考量的,何况她深知李登辉、陈水扁时期所曾经出现的台海危机。
在2004年连任的陈水扁,于双十祝辞中曾提出“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这种说法在台湾社会被认为平淡无奇,但在国际格局里,就有改变台海现状的意图,所以扁讲话后的十四天,美国国务卿鲍尔就奔赴北京,并且透过香港媒体公开声称,“台湾不是独立的,不是享有主权的国家”,还说美方乐见两岸“和平统一”。可见扁的出招和美国的反应,对台湾一点好处也没有,更有坏处。
固然特朗普对台湾的支持力道较强,不像前总统克林顿或布什那样约束台湾不得逾越红线,不过特朗普的多变性格,以及不少友台的美国人士也一再提醒台湾,要注意特朗普的生意观,所以为了台湾的安全,蔡英文实在不能不小心应对两岸关系。
令人疑虑的还有,蔡英文在大选的后期曾表示,未来“宪政体制的适用”,要看人民的意志和大法官的解释。那么拥有五成七票数,又有能力影响多数大法官的蔡英文,就可藉民意为依靠,再以大法官解释为方式,跨入“两国论”的核心。如果这真的是方向,那就不是以“避战”作为台澎金马的“国安”考量了。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879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