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社评:上船容易下船难 美国对伊如何收场?

热点搜索

社评:上船容易下船难 美国对伊如何收场?

  中评社香港1月20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从去年年底以来,美伊矛盾开始不断激化。新年伊始,双方就开始真刀真枪地叫板。美军于1月3日通过无人机发射导弹,对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马尼实施精确打击,使伊朗遭受重创。随即伊朗对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发射了导弹,一时间双方摆出了大动干戈的姿态,波斯湾局势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此举不仅一度大幅度推高了油价和金价,而且还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是否会因此诱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担忧。

  但美伊双方此后不约而同地均以低调行事,局势随即出现了明显缓解。正当全世界额手称庆之际,转眼之间局势却又再度趋于恶化。如此戏剧性的局势一再逆转,令全世界都深感无所适从,如坠五里雾中,不知美伊双方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美国东部时间7日深夜,在得知伊朗对美军基地发射导弹后,特朗普立即在白宫召集蓬佩奥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埃斯珀,紧急商讨对策。当时人们均认为将随即发表一份声明,孰料直到8日早晨才发表了这一声明,而且特朗普的推文表示“一切安好”,其实美国士兵有11人受伤。如此竭力掩饰,显然是不希望让美国人民瞭解真相,避免引发反对浪潮。此前美军已估计到在伊拉克的基地会遭到袭击,事先已提高了警戒级别,并使大多数美军官兵转移到安全区域,但仍未能完全避免损失。

  为了防范再度陷入类似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那样的泥淖,特朗普无意向伊朗开战。所以在定点清除苏莱马尼的次日,特朗普就明确表示:美军此举并非为了开战,而是为了制止战争,显然美国希望此事就此打住。因为美国非常清楚:一旦与伊朗发生大规模战争,结果将比越南战争更可怕。

  早在2016年大选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曾明确表示,他如果当选将会逐步降低美军在中东的存在度。如今他又面临争取连任的压力,如果中东局势一旦失控,则很可能影响其连任前景。出于这一考虑,特朗普及其团队显然无意使美伊事态升级。众议长佩洛西也明确表态,美国应寻求缓解局势的途径,这一呼声反映了绝大多数美国人的心声。但显而易见的是,特朗普政府在伊朗问题上并没有非常清晰的战略,这就使今后的美伊关系走势显得非常诡异。

  在伊朗周边,美国在阿富汗、科威特、卡达、巴林、伊拉克、沙特、约旦、阿联酋和叙利亚分别驻有800—1.4万名官兵。巴林还是美国海军第五舰队驻地,在麦纳玛则设有美国中央军司令部,这是美国各军兵种中唯一将总部设在海外的司令部。这些周边国家的美军基地,都在伊朗中短程导弹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为了防范伊朗的报复,此前美国宣布向中东地区增派3000名官兵。

  伊朗的国产导弹仅限于中短程,目前已部署的和正在研发的导弹射程分别在150公里至2000公里不等。据估计伊朗目前拥有各类中短程导弹数百枚,此前就由革命卫队对伊拉克基地发射了多种型号的导弹。而伊朗早在发射导弹几天前就已明确发出警告,这实际上是在提醒美国有足够时间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避免造成过大的伤亡。

  上世纪80年代的那场战争使伊朗和伊拉克大动干戈长达8年之久,但自从美国于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并推翻萨达姆以来,伊拉克便诞生了由什叶派主导的政权,于是双方迅速走近。而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就是什叶派武装“人民动员组织。”伊朗不但向其提供装备和其他物资,而且负责训练和指挥,据悉其人数不下10万人,并拥有装甲车这样的重型装备。通过与“伊斯兰国”势力的作战,其实力不断得以提升。在前年的伊拉克国民议会选举中,接近该组织的政党获得不少议席,从而使该组织具备了政治上的话语权。

  除了上述“人民动员组织”以外,伊朗革命卫队还在中东广泛培植和支持类似的代理势力,黎巴嫩的“真主党”便是其中之一。这些势力在中东地区形成了“什叶派新月带,”而苏莱马尼在其中非常活跃,美国将其视为眼中钉,必欲去之而后快,也就是由于这一原因。伊朗多年来之所以如此精心培育这些代理势力,就是因为它明白自己在军力上不可能成为美国的对手,但一旦发生战事,则可以通过发动这些势力不断对美军予以骚扰,让其不得安宁。因此在8日的袭击之前,哈梅内伊就明确表示:将采用一切手段实施报复。

  于是在1月8日,伊拉克境内的多个美军基地遭受了35枚火箭弹的袭击,由此拉开了第二波攻击的序幕。据伊拉克媒体披露,亲伊朗武装组织负责人明确表示,这次是他们对美国采取的报复行动,其力度大于来自伊朗境内的打击。由于“人民动员组织”一直受到什叶派大国伊朗的支持,其势力日益壮大。1月3日与苏莱马尼同时罹难的穆罕迪斯,便是该组织的领导人,该组织一直在伺机复仇。虽然未看到对此负责的声明,但很可能是该组织已将复仇付诸实施。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拉拉在12日还表示:此番袭击并未因此终结。我们的目标是将美军赶出这一地区。但苏莱马尼遇害,毕竟使伊朗对这些代理势力的掌控能力受到了明显削弱,伊朗今后还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这些势力,目前还不得而知。虽然伊朗无意与美国全面抗衡,但类似的报复袭击显然还可能此起彼伏。果然,1月12日在伊拉克的拜莱德空军基地就再次遭到火箭弹袭击,4名伊拉克空军官兵受伤,蓬佩奥对此表示非常愤怒。

  在清除苏莱马尼后,在有关采取这一行动的根据是苏莱马尼的重大威胁上,特朗普与国防部长埃斯珀的说辞并不一致,此举清除表明在将这一方案付诸实施之前,美国对这一行动的严重后果并未做出准确的预判。据美国广播公司本月10日和11日的民调显示,56%的美国公众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定点清除行动并不认可。认为此举使得美国“更安全了”的人仅为25%,而认为“更危险了”的被调查者多达52%,对美伊爆发全面战争深感不安的民众则多达73%。接下来特朗普政府如何善后处理,将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916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