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婚人数减少 内地结婚率持续下降
中评社香港1月20日电/香港商报报道,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结婚率从2014年起持续下降。2019年办理离婚登记415.4万对,补发结婚证和离婚证书403.4万对。对此,中国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适婚人口下降是结婚率下降的主因,需引导更多适龄青年走进婚姻。同时,2019年的结婚率和离婚率尚在统计当中,不能将“离结比”等同于“离婚率”。
结婚率降低影响出生率
中国民政部昨日召开2020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二级巡视员杨宗涛称,近几年中国结婚率逐年下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适婚人口总数下降。中国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口数量减少,这是目前结婚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
三是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结婚年龄推迟,相当一部分适婚人口没有结婚。
杨宗涛指出,结婚和生育密切相关,结婚率降低会影响人口出生率,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下一步,民政部和各级民政部门将完善相关社会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积极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同时,也希望社会各方共同关心关注适婚人群的婚姻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的适龄人群走进婚姻、建立家庭。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介绍称,中国的离婚率统计采取与国际接轨的做法:某年的离婚率=某年离婚对数/某年的平均人口数×1000?。以2018年为例,全国结婚登记1010.8万对,离婚总对数是446.1万对,离婚率是3.2?。如简单按照离婚量除以结婚量计算,所谓“离结比”则高达44.1%,这是不科学的。
民政部吁勿扎堆“吉日”登记
在2020年的日历上,不少日期被网友“圈定”为结婚登记的“吉日”,而这其中的一些日子恰逢国家法定的公休日。对此,王金华表示,婚姻幸福与否,与登记日期是否“吉祥”无关,希望公众和结婚登记申请人理性对待,不要扎堆在一些特殊日期里。
2020年2月2日(20200202)被认为是难得一遇的“对称日”,也让很多适婚人员和家属趋之若鹜,但这一天恰逢国家法定公休日。除此之外,6月6日、8月8日、12月12日等也都被认为是结婚登记的好日子,这几天同样是法定公休日。
对于目前结婚登记“呼声”最高的2月2日,王金华称,这天是国家法定公休日,各地区的办公条件、系统管理及具体规定有所不同,全国不宜硬性规定。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921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