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镜头:高雄屏山新村凋零蓝营铁票区终结

热点搜索

中评镜头:高雄屏山新村凋零蓝营铁票区终结

左营屏山新村从80年代迄今,老兵凋零快速,原本3千多人如今仅存50人。(中评社 高易伸摄)

屏山新村座落在高雄半屏山旁,是过去海军士官兵的眷村聚落。(中评社 高易伸摄)

小区内的祥和里办公室小广场前有几位老伯伯午后跑出来话家常。(中评社 高易伸摄)

眷村外观斑驳,很有历史感。(中评社 高易伸摄)

眷村内几乎都是铁杆蓝,不少家户门前还插着国民党韩国瑜2020的竞选旗帜。(中评社 高易伸摄)

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在这里很常见到。(中评社 高易伸摄)

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在这里很常见到。(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两位大妈在门口话家常,时间在这里似乎流动得特别慢。(中评社 高易伸摄)

马英九庚子鼠年的春联张贴在屏山新村的住户外墙上。(中评社 高易伸摄)

午后的眷村有点空,人不知道跑哪去了。(中评社 高易伸摄)

祥和里办公室前得小广场,是社区内老兵午后乘凉,互动话家常的地方。(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中评社高雄3月14日电(记者 高易伸)1949年于国共内战中败逃的蒋介石带着60万大军“转进”台湾,这群国民军来自大陆各省不同乡音,当时国民党为安置部队及其亲眷,于是在岛内觅地兴建房舍,台湾于是出现特有的“眷村”文化景象。

  高雄左营区因靠近海军官校及左营军港,是成为海军部队集结的最大宗基地。屏山新村座落在高雄半屏山旁,区内虽是小聚落,但最多曾有3千多位退役的海军士官兵在此生活着。

  不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老兵不死,只是凋零,80年代迄今这个小区的老兵快速凋零,如今仅存50多人,而最年轻老伯伯如今也已88岁。斑驳的眷村与老迈的人口似乎象征着一个流离的时代即将走入尽头?

  1949年以来国民党在台一党专政,开放民选后直至2000年民进党陈水扁首次完成“政党轮替”,2008年有国民党马英九及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政权更迭。过去眷村被视为蓝营铁票仓,但随着时间的流淌,这群铁票也随之凋零没落。

  午后走一趟屏山新村让人嗅到空气中弥漫着时间变缓的慵懒静谧,老兵操着各省乡音依旧在小广场前话着家常,几户老旧房舍前还能看到忠贞的党员居民插着“青天白日旗”或“韩国瑜的竞选旗帜”,来象征眷村人“深爱的党与国家”。

  1949年蒋介石率大量官兵及公职人员撤退台湾,1946年台湾人口约为610万,1950年激增至745万,且增加的这135万人几乎都是渡海而来的。如今这批人已逐渐凋零,也象征那个时代即将画上句点。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8724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