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国动车走出国门 株洲这家公司功不可没!

热点搜索

中国动车走出国门 株洲这家公司功不可没!


车辆制造基地(中评社 兰忠伟摄)


采访团一行听取介绍(中评社 兰忠伟摄)


地铁制造(中评社 兰忠伟摄)


半成品地铁(中评社 兰忠伟摄)


车间内正在制造地铁,完工后将用于国内各省地铁线路(中评社 兰忠伟摄)


地铁车头(中评社 兰忠伟摄)


郑州轨道交通5号线(中评社 兰忠伟摄)


上海增购地铁(中评社 兰忠伟摄)


正在制造的地铁车厢(中评社 兰忠伟摄)

  中评社株洲6月7日电(记者 兰忠伟)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坐落于中国湖南美丽的湘江之滨,毗邻京广、沪昆铁路线,是中国中车旗下的核心子公司,亦是中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制基地、湖南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之都”。6日,“智能制造看湖南——香港媒体湖湘行”采访团参访了中车株机,了解该公司在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城际动车组等行业领域的发展成果。

  中车株机主要业务集中在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城际动车组,磁浮车辆、储能式有轨/无轨电车等新技术公共交通车辆、重要零部件、专有技术延伸产品及维保服务等领域。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力机车产能、与欧洲标准接轨的城市交通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以及分布在业主城市能快速响应的造修基地。

  据了解,中车株机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检测试验中心,掌握了系统集成、交流传动、重载运输、磁悬浮、车辆储能、铰接轻轨车辆、高速受电弓、超级电容等多项前沿技术,始终处于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最前列。

  在电力机车领域,中车株机自1958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以来,先后研制出快速客运、客货两用、重载货运等各型干线电力机车53种,累计8600余台,占中国电力机车总量的60%以上,引领中国电力机车实现由普载向重载、由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的转变,是全球最大功率电力机车的研制者,站在了世界行业技术的制高点。在城轨车辆领域,中车株机仅用10余年就建立起达到欧洲标准的高档铝合金和不锈钢全系列城轨车辆研发制造平台,产品涵盖A、B、D车型80/100/120/160公里四个速度等级,成为中国高端城轨装备领域的杰出代表,共为国内外21个城市提供城轨车辆9000多辆。在国内外16个城市建立了造修基地,着力打造城轨车辆的全寿命周期维保服务体系。

  在动车组领域,中车株机凭借丰富的轨道车辆研制经验、成熟的研发平台以及得天独厚的区域配套优势,曾先后研制出“蓝箭”、“中原之星”、“中华之星”等160公里至270公里速度等级的动力分散型和集中型动车组,是中国动车组技术的发祥地,近年来,我们研制的动车组成功走出国门。

  自1997年实现中国电力机车整车出口“零”突破以来,中车株机先后在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新加坡、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南非、埃塞俄比亚、马其顿、塞尔维亚等近20个国家获得近30个项目订单,出口产品包括机车、地铁、轻轨、动车组、地铁工程维护车,合同额累计约500亿元。

  中车株机持续关注客户需求,瞄准绿色、智能的发展方向,凭借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积淀,进军新产业领域,形成了以维保为代表的服务延伸、以超级电容为代表的产业链延伸、以磁悬浮为代表的技术延伸等三个产业方向。目前,中车株机在吉隆坡、上海、昆明等地成立具有现代化综合服务功能的轨道交通车辆“4S”店,实现由输出产品向输出“制造+服务”经营模式的转变。

  参与此次行程的媒体有:香港中评社、中国日报、凤凰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香港商报、《紫荆》杂志、镜报、文汇报、大公报、源传媒。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898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