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富权:郝柏村推动陆委会海基会成立

热点搜索

富权:郝柏村推动陆委会海基会成立

  中评社香港3月31日电/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台湾前“行政院长”、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郝柏村昨日下午二时四十七分,因年事已高造成多重器官衰竭于台北三军总医院逝世,享寿一百岁。郝柏村曾参与抗日战争,经历国共内战,历经过“八二三炮战”等战役,担任过蒋介石的侍卫长,历任台湾参谋总长、“国防部长”及“行政院长”。郝柏村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为台湾与大陆“三通”开辟了互相联系与协调的通道。郝柏村在台湾岛内的两大政敌,一是国民党内的李登辉,因反对李登辉的“台独”主张而愤然辞职;另一是民进党的陈水扁,曾与其在“立法院”进行过激烈斗争,并高呼“打倒台独”、“中华民国万岁”的口号退场抗议,令人动容。离任公职后,郝柏村曾返回盐城老家探亲祭祖,并多次重返战场遗址。二零一四年七月,郝柏村受邀前往“七七事变”爆发地卢沟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接受媒体专访时还清唱起《义勇军进行曲》。谈到两岸关系时,郝柏村曾表示,和平统一是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两岸人民在交流中建立的一个双方都同意的制度,和平统一不是“大统小”,也不是“强统弱”,而是“是统非”。

  文章说,郝柏村在担任“行政院长”期间的重大政策之一,便是推动两岸接触及交流,并先后建立陆委会及海基会。他在两岸关系上的看法颇具前瞻性。这可从两件事得到印证,那就是“金门协议”和“三保警事件”。一九九零年七月,发生闽平渔五五四零号船闷死二十五位偷渡客的事件;八月中,闽平渔五二零二号又在基隆外海撞船,失踪二十一人。两岸红十字会基于人道立场,希望洽谈协助遣返事宜。时任红十字会秘书长的陈长文向郝柏村报告,考虑去大陆谈此事,郝柏村说“为什么不让他们来金门谈?”翌日郝柏村立即向李登辉报告,获得同意。当时“动员戡乱时期”尚未终止,金门仍是战地,也极敏感,参与的几位年轻官员对郝柏村的突破性建议非常讶异。但郝柏村的想法则是,让他们来谈,也有“对等”的意义。

  一九九零年九月十一日,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长韩长林率领的大陆谈判小组,及台湾红十字会秘书长陈长文率领的台湾谈判小组,在金门岛进行谈判,就两岸红十字组织参与见证主管部门执行海上遣返事宜进行了协商,并于十二日签署了协议。双方本着切实解决问题、回避目前尚难以解决的两岸政治分歧的务实精神,就见证遣返的原则、对象和遣返程序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金门协议”是一九四九年以来,海峡两岸分别授权的民间团体签订的第一个书面协议。依照“金门协议”的规定,本着“人道、安全、便利”的原则,两岸红十字会一直保持着联系,实施海峡两岸私渡人员和刑事嫌疑犯或刑事犯的海上双向遣返作业。陈长文曾经指出,“金门协议”是两岸最人道、最无争议、且最有效的协议。并一再表示,“金门协议”的谈判地点是郝柏村挑选的。
  “三保警事件”发生在一九九一年三月,有三位保七总队警员在海上缉私中被带往大陆,且枪撃一名大陆渔民。陈长文再次担负重任,以台湾红十字会秘书长身分赴北京。行前郝柏村特别向李登辉报告后,对陈长文说“应该去,你告诉他们,两岸关系的发展很重要,希望能把三人和装备一起带回来。”“两岸关系发展很重要”这句关键性的话,使得大陆方面重考虑处理“三保警案”,也使得陈长文圆满达成任务。

  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长”后,推动将“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改组为正规的政府机构“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一九九一年一月三十日,“行政院”依《“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设立陆委会。郝柏村十分重视陆委会的工作,因而指派“行政院”副院长施启扬兼任其主委。但施启扬的工作重心仍然在“行政院”,为了提升陆委会工作的实效,郝柏村又调派曾参与“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运作,时任“研考会主委”的马英九,出任陆委会的第一副主委。但马英九是正部长级的官员,却出任副部长级的职务,似乎不太适格,因而专门为马英九设置了一个正部长级的“特任副主委”职称,这是台湾地区官场独一无二的。此后即使是经历了政党轮替,也一直延续下来,直到前年陆委会改制后,才予取消。

  郝柏村也一手催生了海基会。自从台湾当局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开放大陆探亲之后,两岸间的往来日趋频繁,也衍生了许多问题,但是台湾当局又囿于与大陆“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而不能直接与大陆进行接触谈判。因而有意设立一个民间单位来解决政府不能直接出面处理的问题。郝柏村在出任“行政院长”后,这项构想更迅速地化为实际行动,展开了长达半年的筹组工作。郝柏村委派“行政院”法律顾问陈长进行具体的筹组工作,海基会成立后又指派他为秘书长。而第一次捐赠会议也是在“行政院”新大楼贵宾室举行,郝柏村指派“行政院”副院长施启扬向捐助人报告该中介团体的筹款背景和宗旨。海基会董事长的人选,也是由郝柏村属意的辜振甫出任。
  一九九一年三月四曰,海基会在辜振甫的“中信集团”总部会议室,举行了“会务人员研习会”。包括郝柏村、施启扬、马英九,以及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宋楚瑜等党政首长,都应邀出席说明现阶段的大陆政策,并勾勒海基会未来发展蓝图。郝柏村说,海基会虽然是民间组织,但从事的业务是一项历史性的工作,也是台湾和大陆关系新阶段的开始。郝柏村并提出海基会未来运作的五项要点:一、海基会本身没有政策,只是协助执行政莳的政策;二、海基会和大陆发展关系,不谈政治,只讲业务;三、海基会必须先行了解大陆现况,才能针对社会需要,提供适当的服务;四、海基会发展大陆关系时,由于多年隔阂及意识形态对立,凡事,尤其是讲话,应采取谨愼态度:五、海基会的工作无成例和法律、制度可循,如何建立达成使命的模式和制度,将视事实逐步发展而成。一九九一年三月九日,属于民间团体的财团法人的“海峡交流基金会”正式成立。

  陆委会和海基会的成立可说历史发展下的产物,标志着四十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历经军事与外交对抗、冷战喊话,已走到民间交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台湾当局的大陆事务工作,是在郝柏村时代开启的,因而有重大贡献。

  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三日,笔者问郝柏村,当年蒋介石先生为何要筹备“反攻大陆”?郝柏村当即眼光发亮地说,毛泽东搞大跃进,饿死了几千万同胞,我们要拯救大陆同胞。他还表示,当时他在小金门,因而被委任为反攻大陆先遣军第一军的军长。他说,只要蒋介石一声令下,他就将是第一个踏足大陆的军人。笔者又问,后来为何放弃了?郝柏村说,有三个原因,一是台湾与美国订立了军事同盟,规定台湾对大陆用武,必须经过美国批准,而美国不批准该项军事行动;二是大陆有了核子弹;三是邓小平搞改革开放,大陆同胞解决了温饱问题,不需要我们去拯救了。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8993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