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校有优势?陈昱旗:年轻学者容易出头
陈昱旗受访。(中评社 李其桦摄)
中评社台南4月20日电(记者 李其桦)近几年台湾陆续有博士赴陆任教。国民党台南市党代表、 福建三明学院副教授陈昱旗接受中评社访问,分享过去一年在大陆教书的经验指出,大陆更看重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才能,只要本身能力够强,学校提供比原来职务多几倍的薪水都有可能,有实力的年轻学者容易出头,这是台湾不可能的事。
陈昱旗1984年生,为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博士。大学时代加入国
民党,2018年高思博代表国民党参选台南市长时,曾参与辅选工作。现在福建省三明是三明学院担任副教授,教授三创课程。
陈昱旗在台南市区接受中评社访问,谈到近几年台湾高教人才西进中国大陆,陈昱旗表示,自己是在去年读完博士班之后,因缘际会到福建省三明学院教书,目前已经满一年。
中评社问到,中国大陆的学术环境和台湾相比有何差异?
陈昱旗表示,首先,台湾的教育环境还是很容易受到政治因素影响,例如近日“教育部”公告,以资安疑虑为由禁止全台各大专院校使用Zoom软体,可是在中国大陆的学校不只是使用Zoom,包括各种视讯软体百花齐放,都单纯拿来做教学用途,因此对蔡政府对Zoom下禁令感到不解。
陈昱旗表示,第二,台湾学术环境讲究年资,要进入大学当教师,可能先从讲师慢慢爬起,过几年升助理教授,然后是副教授、教授,过程可能就要花上十数年,薪资也只能慢慢累积,因此要当副教授、教授都要累积足够的年资才有机会。但中国大陆更看重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才能,只要本身能力够强,学校提供比原来职务多几倍的薪水都有可能。
陈昱旗表示,他在三明学院观察,很多学院副院长都是由30岁出头的大陆籍年轻学者来担任,使得学校充满一股年轻朝气,这是在台湾不可能看到的现象。再者,大陆很多大学经费充裕,每年都从国外聘请知名学者到校担任讲座教授,与大陆籍、台籍教师交流,形成人才大熔炉。在台湾恐怕只有台清交成等少数几间学校,才有足够资源聘请讲座教授。
对于台湾和大陆学术环境的差异,陈昱旗指出,最重要的差异就是双方竞争力强度。在台湾因为中小企业萎缩,薪资多年未调涨,许多台湾学子毕业后,往往不是考研究所,就是从事跟本科系完全不相干的工作。
陈昱旗说,在中国大陆每年平均有800万人毕业,因此大陆大学生每年毕业后,要同时跟这800万人竞争,无形中形成一股巨大压力,从进入学校就读起,就积极参与企业实习或者各项科展比赛,更重要的是这些比赛的评审往往是马云等知名大陆企业家担任,被学生视为拓展人脉和将来打入大企业的捷径,因此每年参赛者众多。
中评社问到,目前到中国大陆学校教书的台籍老师教学状况?薪资方面是否提供给台湾高教人才更多优惠?
陈昱旗表示,他在三明学院观察到确实有不少台湾同胞,年纪约40到50岁上下,都是过去台湾因为少子化造成学校倒闭,曾担任过系主任的教师。至于待遇就要看当事人怎么和校方洽谈。
陈昱旗认为,以他的经验来说,大陆的学校出的起钱,只要你有专业能力,不管你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都会给予相当优厚的待遇,但是相对的除了基本的教学工作,每学期都要提出研究计划或科展,压力也是相当大,
陈昱旗更强调,台湾高教人才到大陆,不会像外界想像得到更多的优惠,除非你有两把刷子,才能得到相应的待遇;如果认为到大陆工作比台湾轻松,钱又领的比较多,那就错了。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9325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