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林杰:疫情对韩国对外政策走向有何影响?
在韩国首尔,韩国军队防疫人员在瑞草区某医院进行消毒防疫。(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4月28日电(中评社报道组)日前,山东大学中日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牛林杰参加了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举办的线上“思想者论坛”,就新冠肺炎疫情对韩国的影响表达了看法。他指出,韩国政府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后疫情时代,韩中关系是韩国对外政策的优先顺序,重点是经济合作,韩美关系面临一定挑战。韩日关系将继续维持一定的张力,多边合作会进一步加强。南北关系将进一步缓和,但短期内难以有实质性发展。
牛林杰说,韩国是继中国之后爆发新冠疫情较早的国家之一。韩国政府对这次疫情的应对是比较成功的。截止到4月20日,韩国累计确诊病例一万零六百多例,现在每天新增病例都控制在两位数,并且是以输入型为主,韩国已经基本控制住了疫情。根据相关科研机构的统计数据,韩国公共卫生系统在全球排名第九,在亚洲排名第一。在这次疫情中,韩国的公共卫生系统也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韩国的疫情变化时间线可以看出,从第一例病例出现到后来大邱新天地教会出现超级传播者使韩国疫情迅速扩大,韩国政府在不同的时间点都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韩国在应对疫情中首创车内采样法,大幅提升了检测能力。另外,从总统到总理都非常重视对疫情的防控,总理亲自镇守大邱,疾控中心负责人被誉为“国民英雄”。总的来讲,韩国对疫情的早期研判非常准确,政策措施也很得当,国民积极配合,防控效果非常好。
“但这次疫情也确确实实对韩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牛林杰表示,在政治方面,疫情出现之后,虽然政府的应对可圈可点,但是保守的在野党仍然把疫情政治化,无端攻击执政党和文在寅政府,加重了韩国社会的分裂。4月15日,韩国举行国会议员选举,得益于控制疫情措施得当以及控制住疫情的良好成绩,执政的共同民主党获得了300个议席中的180个议席,占3/5的席位,大获全胜。在韩国宪政史上,通过正常选举获得国会3/5的席位这还是第一次。这一选举结果意味着,除了修宪之外,执政党的所有政策都可以在国会直接通过,这对文在寅政府后半期的执政十分有利。同时,文在寅总统的支持率也攀升到了61%,刷新了文在寅执政以来的最高支持率。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这次国会选举,使文在寅政府的执政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可以预测,今后文在寅政府执政前半期所实施的对内外政策将得到继续贯彻和深化,不会出现重大的政策调整。
疫情对韩国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牛林杰说,由于韩国政府应对疫情及时,预计第一季度韩国的经济增长率是-1.5%,疫情对韩国经济的影响在第一季度还没有完全显现,估计从第二季度开始,数据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目前,国际上已经有部分机构发布了对韩国全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IMF预测是-1,2%,韩国经济研究院的评估是-2.3%,世界银行预测是-4.89%,日本野村证券预测是-6.7%。疫情对韩国经济的冲击最先表现在旅游业,由于人员往来减少,免税店、航空公司、酒店业、观光公司等相关产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制造业方面,汽车制造业、造船业、零部件生产等受到的影响较大。根据最新统计,韩国汽车出口同比减少43%,现代汽车已经宣布全体雇员降薪20%,大韩航空流动性资金告急,受美国股市的影响,韩国股市也出现震荡。总的来讲,这次疫情对韩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大,详细数据还有待进一步统计评估。
牛林杰表示,韩国国内疫情好转,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再加上国会选举中执政党获得压倒性的胜利等利好因素,为文在寅政府继续贯彻实施既定的国内外政策提供了强劲的支撑。在此背景下,对于后疫情时代韩国对外政策走向可从中韩关系、韩美关系、韩日关系、南北关系四个方面来分析。
韩国首先关注的将是中韩关系,重点在经济合作。牛林杰认为,中韩两国双双进入后疫情时代,两国都急待复工复产、恢复经济,预计韩国将紧紧抓住中国复工复产、提振经济的机会,积极推动中韩间航班复航、经贸活动、人员往来等等。近日,韩国驻华大使已经准备和中国方面协商,计划在武汉召开一个中韩经济合作博览会,推动中韩经济合作。
韩美关系面临一定的挑战。牛林杰说,由于驻韩美军军费分担问题悬而未决,导致现在有4000多名美军雇佣的韩国人员已经停薪休职,给韩国政府造成很大压力,下一步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受疫情影响,韩美军演也几乎全部暂停,韩美人员往来交流也受到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在美国疫情得到控制之前都很难有较大的进展,像驻韩美军军费分担问题,文在寅政府本来就很强硬,这次国会选举的胜利进一步增强了底气,在今后的谈判中,如果美国方面不做出一定的让步,将难以达成一致。
韩日关系将继续维持一定的张力,但是两国在多边领域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牛林杰指出,过去的一年,韩日关系非常复杂,二战劳工的赔偿问题、日本对韩国的出口限制问题、韩日军事情报协定暂停问题等等,导致韩日关系降到了冰点。尽管美国出面进行了斡旋,但韩日之间仍然存在互信问题。短期内韩日双边关系取得进展不容易,但在多边领域的合作有望进一步加强。
南北关系将进一步缓和。牛林杰说,文在寅上台之后就一直在推动南北关系的发展,此次国会选举的胜利为其继续推动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但在全球新冠疫情完全结束前,朝鲜不会轻易敞开大门,南北关系在短期内也很难有实质性的发展。
关于加强中日韩合作的建议,牛林杰谈到,中日韩合作正处于非常重要的时期,三国应积极克服这次疫情期间发现的问题,抓住出现的合作机遇,推动中日韩合作。
在政治外交领域,牛林杰指出,一是,落实成都峰会共识,推动 RCEP年内签署,务实推进中日韩自贸区的进程。二是,深化中日韩地方政府特别是友好城市合作。在这次疫情中,友城合作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比如在中国出现疫情的时候,韩国和日本的友城都向中方赠送了防疫物资;在韩日出现疫情之后,中国友城也向韩日友城赠送了防疫物资,形成了很好的互动。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互动,意识形态色彩比较弱,很容易被双方国民接受,效果相当不错。三是,要避免疫情的政治化,警惕媒体和网络上的民粹主义言论,增进民间友好。疫情期间,韩国网络和一些媒体对中国方面的报道和整体对中国的认知都是以负面为主,这与中国民众对韩国的友好认知形成鲜明对比,值得引起关注。
在经济贸易领域,牛林杰认为,一是,建立中日韩制造业标准化三方协调机制,首先制定防疫物资规格的亚洲统一标准。疫情期间,由于中日韩防护口罩标准不同,在进出口检验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和争议,影响到了三国在防疫工作中的国际合作。因此,中日韩推动东亚甚至亚洲制造业统一标准非常重要。二是,在公共卫生领域,要率先实现区域产业链的完整性,包括防疫物资生产、疫苗研制等。后疫情时代,产业的区域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中日韩可联合东盟率先建设相关领域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三是,随着疫情的好转,应尽快健立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联防联控机制,早日开放中日韩人员的交流,特别是商务和旅游方面的人员交流。上次中日韩外交部长视频会的时候也提到联防联控的问题,现在需要尽快落实。比如在一国经过核酸检测拿到了健康证,是否可以在这三国或是更多的国家通行,这个非常重要。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逐步进入长期化、日常化阶段,中日韩率先实现联防联控,对于开放人员交流、快速恢复经济十分重要。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9468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