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观察:香港疫后经济复苏社会稳定是关键

热点搜索

中评观察:香港疫后经济复苏社会稳定是关键

陈茂波日前预计2020年香港经济增幅将介于-4%至-7%之间(立法会会议直播截图)

  中评社香港5月5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在立法会会议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香港经济的打击较早前预估的更严重和持久,他亦预计2020年经济增幅将介于-4%至-7%之间。随着疫情逐步趋向缓和,香港疫后经济如何再度复苏成为焦点,笔者认为,本港经济复苏不仅受全球防疫抗疫形势及特区政府相关措施影响,更取决于整体社会环境是否稳定。

  自疫情爆发以来,香港经济受到严重干扰,外贸、消费和投资都被刹停。外贸方面,货物出口首季按年大幅下跌9.7%;私人消费方面,零售销售货量今年首两个月合计、按年跌幅近34%;内需疲弱,投资表现则更差。劳工市场也在持续恶化,多个行业的员工被减薪、裁员。从特区政府统计处早前公布的数字看到,今年1月至3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4.2%,较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3.7%高;就业不足率亦由1.5%上升至2.1%。

  为避免经济和就业市场出现螺旋式的下滑,特区政府推出两轮近3000亿港元的“防疫抗疫基金”,力求在最大范围保住就业、保住企业,从而稳住经济和信心。相关措施或许无法巨细无遗涵盖所有行业,但希望为一些企业和员工送去“及时雨”,使香港在疫情受控后能够早日重拾经济动力。

  近期,香港连续多日“零确诊”,“守得住”疫情的香港,当务之急是思考如何能够“撑得过”经济寒冬。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金融发展协会主席魏明德接受笔者采访时指出,危中见机,特区政府应积极把握时机,重新定位及规划本地出口、零售及旅游业,配合时代步伐,以新战略思维发展核心产业长期竞争力。他亦建议特区政府减低企业经营上的开支和负担,例如宽减利得税;也可与内地有关部门商讨,针对港商,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目前所面对的经济环境提供适切帮助。

  在笔者看来,特区政府为各行各业加码支持对经济复苏固然重要,社会的稳定则更为关键。疫情之下沉寂多时的示威活动,近来似有死灰复燃之势。5月1日晚7时许,沙田新城市广场举行“和你唱”活动,多人在中庭聚集高喊口号及唱歌,丝毫不惧疫情影响。而早在4月26日,就有约数百人响应网上号召,晚间在港岛太古城中心商场内发起“和你唱”活动,警方一度举旗警告,惟未有发生大规模冲突。笔者认为,当下香港社会各界须清楚认识到,如若去年下半年的暴力冲击卷土重来,令社会再失稳定,必然会让更多中小企、商铺再受打击,更多打工仔将会失业,更多家庭的生计将受到影响。而届时,特区政府做出任何支持措施都是无用。

  “我们的社会不是没有缺点,要改善的地方也有不少;但仍是一个值得珍惜的自由开放、多元包容的社会。我们需要面对和化解去年社会事件折射出的深层次矛盾,这需要时间和耐心,而当下的经济衰退,正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万千打工仔和他们的家庭,生活担子是沉重的。”正如陈茂波司长所说,去年的社会冲突吓跑了不少游客和投资者,已经令香港元气大伤,亦有不少人认为香港未来的发展不会理想。

  破坏容易,重建艰难,经济寒冬之中无人可以独善其身。只有社会环境稳定,各方放下成见、停止内耗,才能增加本地企业尤其是外资对香港的信心,才能再度吸引各地游客到访,从而重新振兴香港的经济发展。

  可以预计的是,当全球疫情好转时,各国、各地区都将尽快恢复经济生产。在全球重新起步之时,香港决不能拖慢脚步。切勿让政治摧残了经济。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9600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