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驻喀山总领事吴颖钦发表署名文章

热点搜索

驻喀山总领事吴颖钦发表署名文章

  中评社北京5月9日电/据外交部网站报道,2020年5月8日,驻喀山总领事吴颖钦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通讯社》发表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的背景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到来格外特殊。

  回顾历史,中俄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的主战场,为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付出惨重牺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以3500万人的巨大牺牲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俄罗斯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为赢得卫国战争胜利,牺牲2700万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鞑靼斯坦共和国作为战时苏联的大后方,为前线提供战斗机、武器、食品、衣物等战时物资,并负责安排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撤离的工厂、工人及其家属,为对德作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中俄相互援助,并肩战斗,用鲜血和生命凝成战斗友谊。中国军民通过8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消灭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使其无法北上,避免苏联两线作战。中华民族许多热血儿女投身到抗击法西斯德军的英勇行列中,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转战千里,直至攻克柏林。俄罗斯人民给予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宝贵的政治和道义支持,支援了大批物资、装备。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了援华志愿飞行队,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赴华参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同中国空军一起在武汉上空与日军展开激战,3次战斗中共击落日机47架,227名航空队飞行员在中国牺牲,15名烈士的遗骨安葬在武汉,屹立在解放公园的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烈士纪念碑一直被武汉人民精心呵护,并成为两国友好的象征。在中国抗日战争后期,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为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援。饱经战火与时光洗礼的中苏两军并肩战斗的珍贵情谊历久弥坚,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后人类共同面对的最大考验。中国是最早遭受病毒袭击的国家之一。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目前,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阶段性重要成果。俄疫情形势日益严峻,确诊人数不断攀升。我们相信,在普京总统的坚强领导下,俄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

  今天,中俄再次像二战期间一样,相互支持、守望相助,携手应对共同“敌人”。普京总统第一时间向习近平主席致电慰问,并明确表示在病毒源头问题上抹黑中方的做法不可接受。拉夫罗夫外长表示反对个别国家将疫情政治化、向别国推卸责任的做法。在中国抗疫艰难时刻,俄罗斯鼎力相助。俄政府派出军机运送约23吨的防疫物资。俄防疫专家代表团赴华开展防疫技术交流。俄方本着特事特办原则,为俄境内约15万中国公民解决了签证过期和居留问题。俄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录制为中国加油视频。我们都会铭记在心。当前,俄罗斯正在全力应对疫情挑战,中方对俄罗斯人民面临的疫情威胁感同身受。作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倾力支持。中方援助的首批医疗物资运抵莫斯科。中国医疗专家组走访俄多家医疗机构,与俄方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抗疫经验。中国多省市表示愿向俄方相关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方紧密配合俄方从武汉撤侨并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自愿留在武汉俄公民的健康安全。两国在联合抗疫过程中体现了两国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患难见真情,危难时刻,中俄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危机过后,相信中俄战略协作将更加坚韧强大,两国人民友谊必将历久弥坚。中方愿同俄方一道,以中俄科技创新年为契机,深挖包括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潜力,充实两国务实合作成果;加强和完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应有贡献。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9686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