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两岸的现状架得起“民共平台”?
中评社香港5月14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时评说,在五二O蔡英文即将连任就职前夕,民进党释放出将搭建“民共平台”的讯息,但实现的可能性预料并不高。民进党此际放出“民共平台”讯息的目的,像是“出口转内销”一般,看似对外向中共主动表达善意而“递出橄榄枝”,但民进党真正要卖的商品,却只是他们有追求和平的诚意,而行销的对象则是台湾民众。因此,中共是否会“藏起斧头”而与民进党和解,很难让人怀抱乐观的想法。
“国共平台”搭建在2005年,当年民进党“总统”陈水扁获得连任后,两岸情势也因“一边一国”论而陷入对立。当时建立国共平台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反“台独”以维系两岸和平。然而,自从国民党的马英九执政后,政府直接与对岸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增加,国共平台的功能自也日渐减弱。到了马英九第二任执政的后期,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更来台参访,且和陆委会主委也建立了直接沟通管道。因此,国共间党对党的对话和沟通平台,其实渐渐被政府各主管机关所取代。
“民共平台”是不是指党对党的沟通平台呢?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民进党在台湾是全面执政的政党,蔡英文也拥有史上最高817万的选票支持,何以不由陆委会和国台办先“恢复”马英九时代的联系和沟通的平台呢?事实上,过去国民党所以能和中共进展到互相承认“中央部会”首长的“官衔”,这是以拥有“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政治互信的基础。
蔡英文四年前就任以来,虽称两岸关系“维持现状”,但却不承认“九二共识”。这种矛盾的说法和立场,过去的确唬住了许多台湾民众,更让台湾民众认为中共不想维持两岸现状,正积极着手“并吞”台湾。然而,当初国共之间均认同,唯有承认“九二共识”所体现的“一个中国”原则,才是两岸关系间的“维持现状”。
进一步来说,对目前的台湾而言,“维持现状”的底线在于“中华民国宪法”的内涵,仍主张对中国大陆地区拥有法理上的主权。亦即,目前大陆地区虽系由中共政权所统治,但“中华民国宪法”及其法制仍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而“中国”也仅系指“中华民国”。相对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及其法制体系,在法理上也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台湾地区则是其领土的一部分。
由于两岸双方在法理上互不承认各自的“国家”,且同时认为对方实际统治的地区是自己领土,因而确认了“中国”并没有分裂且主权仍完整。也因此,两岸关系的“现状”只是分成“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分治”,而双方在法理上为“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彼此互称为“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
然而,民进党执政后虽尚未触及更改“宪法”上“中华民国”的“国号”,但在实际政策或宣传上,却竭力塑造两岸间是“中国”和“台湾”的关系。尤其,蔡英文不仅执政后只讲“这个国家”,迄今“中华民国”正确的“国号”也极少说出口,更曾说台湾年轻人都是“天然独”,因而对自己的竞选连任充满信心。
上述这些民进党执政以来的“台独”化”作为,只是尚未“完全改变现状”,但确实已朝“台湾独立”向前迈进,而对马英九执政时期的“现状”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民进党释放出建立“民共平台”的讯息,很可能只是个政治操作,他们并无架起平台的真心。换言之,民进党当也不会为架起这个平台,而和中共共同找出互信的政治基础,他们当只希望得到中共做出拒绝的回应,好让台湾民众误以为民进党曾为改善两岸关系,做过符合台湾人尊严的努力。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97844.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