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蛙声一片不见丰年

热点搜索

蛙声一片不见丰年

  中评社香港5月20日电/轻轻掀开木头盖板,密密麻麻挤成一大堆的石蛙立即四散逃开,纷纷跳入旁边的水洼中,“这些长大的石蛙已经是可以销售的,本来预计今年能销售5000斤,按照每斤80元(人民币,下同),可收入40万元,去掉大约一半的成本,纯收入约20万元。”养蛙人林明直言,万万没想到一纸禁令让他非但没能销售,每天还要砸进去400多元。

  据大公报报道,几年前,林明的石蛙养殖场因山洪暴发而冲毁,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贷款30万元重启炉灶再开张,兄弟俩为了筹集资金养蛙,都没有盖新房,至今仍和年迈的父母共八口人住在泥瓦房里。

  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六干村龙表屯的一座幽静的山头上,林明沿着一条上山小道,顺着山势由下往上修建了7个蛙池,最下面是成年石蛙,往上分别是幼年小蛙和蝌蚪池,最上面一层是种蛙和卵泡池,冷冽的山泉水顺势而下,从最高一层蛙池次第流淌到最下一层,在抚育石蛙长大的同时,也孕育着他的希望。

  价泻九成 娃娃鱼业前景两难

  “在广东石蛙基本上能卖到200元/斤,石蛙不怕长途运输,路途损耗非常少。”林明解释,石蛙养殖并不复杂,平常饲料就是喂养黄粉虫(面包虫),难的是石蛙的育苗,这个技术性较强,“我也是专门到福建去花钱学习的”。

  对于现在无法销售的情况,林明颇为无奈地说,石蛙的养殖环境,十分生态、环保、清洁,没有丝毫的异味,只有山林间清新的空气和溪流的味道,比世界上最卫生的养鸡场养猪场都要卫生得多。

  另一边厢,穿上水靴和防水衣的赵进宏轻轻走下水池,双手抱起一条娃娃鱼(大鲵),二十多斤重的娃娃鱼在他环抱中十分安静,并不知道它主人心中的焦虑。2012年前,大瑶山农民养殖娃娃鱼,有“养10尾脱贫、养50尾致富、养100尾成10万元户”之说,但从2013年开始,人工养殖的娃娃鱼开始掉价。

  娃娃鱼养殖是金秀县大力扶持发展的产业之一,通过模拟娃娃鱼繁殖自然生态条件,繁育技术取得突破,娃娃鱼养殖成活率达99%以上,决心做大做强娃娃鱼产业,将金秀县打造为“中国娃娃鱼之乡”,并计划在适当时候开始将养殖娃娃鱼放归自然,补充野生种群。

  “我以前就是做娃娃鱼收购中介的,最贵时卖到1500至1700元/斤,低的也要卖到1200元/斤,鱼苗都要1400元一尾。”金秀县金秀镇六拉村奋战屯的赵进宏说,看到娃娃鱼人工养殖的巨大商机,他在2005年也开始搭棚引山泉水养娃娃鱼。

  但是随着娃娃鱼价格神话破灭,娃娃鱼养殖业一路下行,目前金秀县尚有97户娃娃鱼养殖户,存栏娃娃鱼约4.7万尾。“最多时存量有1500多尾,现在只剩下大大小小600多尾,现在价格跌到每斤80至100元,只比石蛙的价格高一点点,与巅峰时期相比,娃娃鱼价格跌去了九成以上。”赵进宏直言,去年10月份卖过几条娃娃鱼,至今再也没有卖过。且娃娃鱼生长极其缓慢,如果没有高价作为支撑,娃娃鱼养殖是没有什么效益的。

  对于未来,赵进宏一筹莫展,这几百尾娃娃鱼,尤其是那几尾40多斤的娃娃鱼鱼王,卖掉则亏本严重,不卖却又得耗费成本和人工打理。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9891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