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闽南文化的根源中国台湾的闽南文化源自中国福建沿海,尤其以泉州、漳州和厦门一带为主。这一文化体系融合了多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风貌...
汪毅夫(来源:中评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5月31日电(作者 汪毅夫)主持人李鹏教授,学界的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陈孔立教授嘱我...
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5月24日电(作者 汪毅夫)主持人,学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参加“漳州古城与闽台文化”论坛。 说起...
位于台南楠西区的江家古厝(聚落),是全台最大单一姓氏聚落及最大保存的闽南式聚落。(中评社 高易伸摄) 鹿陶洋山脚下的江家聚落,已于2016年被台南市...
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2月19日电(作者 汪毅夫)1992年前后,我在福建社会科学院从文学研究所奉调到现代台湾研究所。当年,所内同事...
图:台青在厦门“青年论坛”上分享在大陆创业的故事。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2月17日电/据大公报报道,随着福建惠台政策开放的窗口越来越大,台湾...
中评社北京1月25日电/春节临近,正是闽南地区传统民俗文化“尾牙宴”盛行之时,各商家行号的老板,喜好选择年末岁首之际宴请员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 ...
高雄茄萣区白沙仑看得到中国闽南重要的宗教文化“代天巡狩”。(中评社 高易伸摄) 竖灯篙是当地居民对于鬼神的昭告,代表此地要建王醮,这在台湾社会已很...
曾冠颖(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10月4日电(记者 海涵)日前,由福建省涉台研究机构联席会议、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全面深...
会议现场 中评社香港9月30日电/9月29日,“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闽台各领域融合”研讨会暨闽台融合发展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闽南师大科技...
杨毅周致辞(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 张爽)9月28日,“世遗土楼•海丝文化”南靖高峰论坛、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20年学术年会在福...
林晓峰会长致辞 大会现场 开幕式现场 中评社北京8月30日电/在王阳明踏入福建513周年、《阳明先生集要》(崇祯刻本)在漳刻成发行385周年之际,8月29...
中评社北京6月22日电/据海峡之声报道,海峡之声广播电台6月21日消息(记者 庄杨筱 通讯员 沈瑞芳、林正锋)6月20日,B站再次开启“云”毕业典礼,这次...
中评社北京6月2日电/据中国台湾网报道,《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6月1日起正式施行,促进闽南文化保护体系的形成,推动闽南文化的保护、传...
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4月13日电(作者 汪毅夫)今年厦大99周年校庆期间,吾师陈孔立教授寄来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厦大国学...
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3月15日电(作者 汪毅夫)现代学者研究闽南文化有近百年的学术历史、有方言志/民俗志研究的学术传统。1926年,...
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1月27日电(作者 汪毅夫)吴瀛涛《台湾民俗》收的《新年歌》里说:“初二巧(初二,子婿要到丈姆厝即岳母家拜年...
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海沧区委副书记曹放致辞。(中评社 张爽摄)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林仁川主旨演讲。(中评社 张爽摄) “月港与厦...
漳州古城街区。(中评社 沈而忱摄) 傍晚亮灯的漳州古城。(中评社 沈而忱摄) 嘉宾在漳州古城记忆馆参访,对漳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赞叹不已。(中评社 ...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海沧闽南文化研究会专家组组长陈耕(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 海涵)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海沧闽南文化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卢志明(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厦门10月21日电(记者 海涵)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海...
曹放(中评社 海涵摄) 会议现场(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厦门10月20日电(记者 海涵)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曹放19日出席第二届海峡两岸...
王义夫(资料来源:中国评估学会信息地图) 中评社北京8月12日电(作者 汪毅夫)用宋代大儒朱熹的话说,宋代泉州太守王十朋是个“磊磊君子”。王十朋的妻子在...
闽南古厝(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7月12日电(记者 张爽)华侨大学文学院马娟娟在第七届“两岸文教发展论坛”上发表观点称,当代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大...
18日上午,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漳州)乡村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漳州召开(中评社 海涵摄) 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龙海致辞(中评社 海涵摄) 闽南师范大...
桃园闽南文化节,不少活动结合宫庙场地扩大举办。(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中坜慈惠堂董事长陈灿宏。(中评社 黄文杰摄) 芦竹五福宫主委陈宗贤。(中评社 黄文杰...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致辞(李晋泰摄) “闽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论坛及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19年会 在泉州师范学院举行(李晋泰摄) 中评...
中评社香港5月6日电/蔡清森:蔡清森:江城子 水乡情 作者:蔡清森 福建省漳州市 退休 江城子 水乡情 闽南水乡今开园,雨初晴,...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编辑出版学研究所副所长安拴虎(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 张爽)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
中评社北京3月31日电/为更好发挥闽南文化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作用,3月28日上午,闽南文化与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工作坊在漳州开幕。 福建省政协教科...
中评社北京12月18日电/这几天对厦门爱读书的人来说,似乎总有一片阴影在心中环绕,一家在鹭岛久负盛名的“不在书店”马上就要关门停业了,而关停的主要原...
弘扬闽南文化 助推民营经济”闽南文化沙龙在泉州举办三道行艺术馆举行 金门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陈益源教授作演讲 泉州师范学院教授苏黎明作演讲 中评社...
以“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与精髓”为主题的中华文化论坛第一组分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中评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 徐梦溪)12月11日下午,以“中华优秀文化的...
全国台联原会长、台盟中央原副主席、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 中评社北京10月21日电/世界保生大帝信仰学术研讨会10月21日至22日在福建漳州台商投资...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10月7日电(作者 汪毅夫) 在闽南师大学术座谈会“闽南文化工作坊”听到各位朋友的高见,很受教益...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 中评社北京10月7日电(作者 汪毅夫)近日,我在闽南师大学术座谈会“闽南文化工作坊”,谈及闽南语歌仔册。师友有所垂问,兹补...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9月30日电(作者 汪毅夫)1927年,毛泽东吟诗般地说了两句:牛。这是农民的宝贝。诚哉是...
汪毅夫在中评社北京总部为青年开讲(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8月25日电(作者 汪毅夫)在闽南方言里,招赘婚就女方而言叫“招夫”、从男方来说是“...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8月24日电(作者 汪毅夫)顾颉刚教授曾谈论方言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学术方法,他说:“以风...
会议现场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张爽整理报道)由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漳台(金门)闽南民俗文化交流座谈会15日在闽南师范大学举行。福建省政...
金门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特聘教授陈益源。(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一张记忆模糊的手稿述说着金厦两地人民的悲欢离合。(中评社 高易伸摄) 陈益源曾任台湾...
蜿蜒的水渠将把淡水源源不断地送完一海之隔的金门(中评社 束沐摄) 眺望水库,水质优良(中评社 束沐摄) 园区内的告示牌(中评社 束沐摄) 水库沿岸郁郁...
弘一法师曾来此弘法(中评社 秦正阳摄) 南普陀山门(中评社 秦正阳摄) 大悲殿(中评社 秦正阳摄) 五老山上石刻颇多(中评社 秦正阳摄) 寺院建筑风格恢...
福建省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中评社 孙立阳摄) 台湾高雄中山大学中国语文系副教授罗景文(中评社 孙立阳摄) 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北京学研究...
《大学》吟唱(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6月3日电(林枫 陈小环)5月30日,2018闽南诗歌节——“诗歌与艺文教育”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